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0511-0520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继位,便下了一道诏书,为于谦平反,并召回了于谦的儿子于冕。到万历年间,懒得出奇的明神宗也对于谦敬仰有加,授予谥号"忠肃",以肯定他一生的功绩。

    其实于谦并不需要皇帝的所谓嘉许,因为这些所谓的天子似乎并没有评价于谦的资格。

    明英宗之前有过无数的皇帝,在他之后还会有很多,而于谦是独一无二的。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个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

    他从小满怀以身许国的志向,经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从一个孤灯下苦读的学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受过贿,虽然生活并不宽裕,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

    他是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一生的。

    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钦佩的。

    而如果他还能做出一些成就,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人。

    于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

    石灰吟

    千锤百炼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明朝那些事儿2朱祁鎮篇第六十九章

    章节字数:3846更新时间:07-02-2216:49

    [519]

    我曾往杭州一游,并专程去拜祭这位英雄人物,但我到于谦祠时,所见之景象实在让我大吃一惊,当时正值黄金周,杭城游人无数,可于谦祠却是游人寥寥,极为冷清,倒是遇到几位外国留学生正在向于谦像鞠躬,惊讶之余上前攀谈,这才得知他们是在大学读书时看到这段历史,对这位英雄十分仰慕,特意赶来瞻仰。

    听完他们的话,我无言以对。

    抬头望去,神台之上,于谦先生依然保持着他那从容的神态,想来他在临刑前也是如此吧。

    五百多年过去了,于谦似乎从来都没有离去过,他始终站在这里,俯瞰着这片他曾用生命和热血浇灌过的土地,俯瞰着那些他曾拚死保卫的芸芸众生。

    我释然了,不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