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0511-0520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用!"

    事实确实如于谦所料的那样,此案主审官最终查无实据,没有办法,只好向徐有贞请示如何办理这个难题。

    徐有贞到底是政治老流氓,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一句话,解决了这个问题,估计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句话会成为千古名句,为后人唾弃不已。

    他的这句话是:"虽无显迹,意有之。"

    官员们浓缩了他的意思,将其提炼为更传神的两个字——"意欲",并最后以此定罪。

    在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程度足以与此句匹敌的只有那句"莫须有"。

    "莫须有"杀掉了岳飞,"意欲"杀掉了于谦。

    好一幕精彩的丑剧!

    而徐有贞也凭借此句入选史上最无耻之辈排行榜,堪与秦侩并称,遗臭万年。

    [518]

    一个伟大的人

    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拚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

    斩决

    史载:天下冤之

    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当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里时,才发现这是一项十分容易完成的工作,因为于谦家里什么也没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家无余财)

    抄家的官员万没料到,一个从一品的大官家里竟然如此穷困,他们不甘心,到处翻箱倒柜,希望能够找出于谦贪污的证据。

    不久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于谦家中有一间房子门锁森严,无人进出,大为兴奋,认定这是藏匿财宝的地方,便打开了门。

    房子里没有金银财宝,只陈设着两样东西——蟒袍和宝剑。这是朱祁钰为表彰于谦的功绩,特意赏赐给他的,于谦奉命收下,却把它们锁了起来,从未拿去示人以显荣耀。

    抄家的人最终收敛了自己一贯嚣张的态度,安静地离开了于谦的家,因为他们眼见的一切都明白无疑地告诉了他们:这个被他们抄家的对象,是一个人品高尚的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朱祁镇事后不久也十分后悔,特别是在徐有贞阴谋败露后,他曾反覆责问另两个当事人石亨和曹吉祥,为何要编造谎言诬陷于谦,石亨没有办法,只好把责任推给徐有贞,回答道:"我也不知道,这都是徐有贞让我这么说的。"

    朱祁镇听到这句话,目瞪口呆,只是不断摇头叹气。

    但皇帝是不能认错的,朱祁镇便将这一任务交给了他的儿子,八年后,太子朱见深刚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