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儒生看着瘫软在地上,看起来苍老了不少的青年儒生,眼睛睁得老大,脸上更是流露难以置信之色。
文胆真的碎了!
司徒刑他怎么敢?
这可是文胆啊!
儒家所有力量的源泉。
不死不休!
不过就是言语之争,竟然就废人文胆,实在是太过分了。
疯子!
司徒刑就是一个疯子。
不管他们在心中如何定义,但是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
那就是司徒刑不好惹,也不能惹。
成郡王面色铁青的站在那里,看着身体瘫软好似烂泥的儒生,眼睛中的怒火好似实质。
司徒刑也毫不畏惧,好似标枪一般站在那里,说不出的锐利。
霍斐然面色古怪的看着好似出鞘长剑,说不出锐利的司徒刑,虽然对他的手段激烈多少有些不喜。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人心浮动之时,杀鸡儆猴的确是一劳永逸之法。
司徒刑眼睛微眯,看着四周的人眼睛中惊惧之色,嘴角不由的微微升起一丝不屑。
大乾立国三百载,安逸已久。
这些儒生心中都没有了畏惧。
竟然以为自己小题大做。
那个儒生包藏祸心,以唇枪舌剑之法撼动自己的心神,打击自己的意志,从而绝了自己的仕途。
阻人成道,在司徒刑看来这是不死不休的大仇。
如果不是霍斐然当面,司徒刑早就将他一拳打死。
那里还轮的到他说三道四?
而且言语之争,并不是说毫无顾忌。
大秦帝国鼎盛时期,法家盛行,重刑峻法震慑天下,儒生因为言获罪的不再少数。
秦朝为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在法律方面颁布了严刑峻法,推重刑,定繁法,时称“万事皆有法事”。
经历动荡战乱,目前所见的秦代法律方面的资料比较有限,但是思想言论罪方面的相关罪名如今仍可在各类史料中发现。
根据的记载,秦朝在思想言论方面的罪名就涉及诽谤与妖言罪以古非今罪妄言罪非所宜言罪等等。
据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侯生卢生议论秦始皇独裁,“乐以刑杀为威”,秦始皇便以卢生等“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或为妖言以乱黔首”,遂逮捕“四百六十余人,皆阬之咸阳”。
要司徒刑说,大乾的制度有些偏儒家,太过于仁慈,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