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法家高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七 立法种子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才让百姓无所顾忌。

    乾太祖是布衣出身,故而对非常反感“因言入罪”,故而废除了相关法律。

    和先秦的“形同陌路”高压政策,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说大乾的儒生才敢如此放肆。

    抨击时政,非议帝王,甚至是以直臣自居,故意上书羞辱尊上。

    认为这是气节所在,慷慨赴义,青史留名。

    在司徒刑看来,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

    说到底,还是没有立法,对儒生们的言论没有约束,他们心中没有畏惧,才能如此的放肆。

    这也是儒家“道德约束”的弊端。

    司徒刑却认为,控制言论是十分必要的,虽然不必和先秦那样高压,让百姓“形同陌路”,但是,也要众人心底有所畏惧,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真的和谐。

    没有敬畏之心,没有约束的言论是十分可怕的。

    前世的天朝也是如此,受西方思想的影响,百姓渐渐的知道运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言论的失控泛滥。

    他们虽然无形,但是好似洪水猛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所过之处,必定是一片狼藉。

    君不见后世键盘侠天天在网上激扬文字,挥斥方遒。自诩正义,在司徒刑看来着实可笑。

    甚至有的人化身“水军”,“网络暴民”,“职业黑”或者为了利益,或者为了发泄,或者为了报复,他们好似洪水猛兽一般到处攻击肆虐,无所不用其极。

    也许在儒家看来,这是君主开明的一种表现。

    在西方人看来,这是人权的一种表现。

    但是在司徒刑看来,这是立法缺失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这就是因为没有立法约束的弊端,犯罪成本太低,洞穿了人心底的良知和道德底线。

    甚至很多人将这种现象视为“言论自由”。

    “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这句话至今仍深入人心,有着超越时代的影响力。

    但是言论自由和言论泛滥,很多人难以界定。

    在司徒刑看来,大乾也存在这种情况。

    没有立法,更没有一个规矩约束,言论自由注定会变成言乱泛滥。

    师法!

    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宗门的约束之法。

    约束儒生的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