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烽烟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262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间逐渐过去,这对于南北两军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幸亏两军将士都是饱餐一顿之后再拖出来的,否则饿着肚子,顶着日头晒两个时辰,铁打的汉子也给你烤蔫了。

    但显然,河北军的将士更痛苦一些。他们不但要经受阳光的直射,还要忍受那刺眼的光线。朱广许久没有“卖弄”他的骑术了,这时也不知是突然兴起还是怎么地,双手抓住马鞍一撑,哧溜就站在了马背上。

    两侧身后的将士们一见主将冒头,还以为是振奋士气呢,顿时欢声如雷。

    贾诩仰着头看了几眼,心中苦笑,到底还是年轻啊,这么严肃的场合你显摆啥呀?

    朱广张望一阵,两腿一开落坐下来,看得身边武有极是担心,这不得压着蛋呐?

    “先生知道周亚夫么?”朱三突然没头没脑地问道。

    “帝时平七国之乱的功臣,如何不知?”

    “提起周亚夫,先生想到的是平乱功臣,但我想到的却是他在细柳这个地方迎接帝阅兵的故事。这个人的性格固然是其悲剧的根源,但得承认,他是真将军,他的部队才称得上铁军。我也是将军,可你看看我这些部卒,站不到一个时辰军容就散了。席地而坐的,拿盾牌遮荫的……同样是将军,差别怎么这么大?”

    贾诩这才知道自己想错了,坦诚道:“确实,军队之所以是军队,不是因为武装,而是因为纪律。但是主公请看。”

    朱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得意地笑了。

    那是中郎将高顺亲统的“陷阵营”,列阵之后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没有任何一名士兵懈怠。或许因为“陷阵营”的榜样力量,连旁边徐晃率领的步军也站得整整齐齐,不好意思松懈。

    “子严真是将才啊。”贾诩不常夸人。朱广麾下四大庭柱,他最尊重的,不是有勇有谋的张远,而是这个永远谨慎踏实的高子严。

    朱广并没有因为跟高顺亲密的私人关系而避嫌,深表认同地说道:“高顺治军虽严,但可贵之处在于能以身作则,与士卒同甘共苦。世人都以为我朱广靠的是快马利刀,我便叫他们知道,有高顺在在,我的步军也不输给任何人!”

    贾诩频频点头之际,目光一直没有离开敌军大阵,等朱广一说完他便道:“主公,这仗恐怕还真就得高中郎了。”

    话刚说到这里,旁边一部将忽然打断:“主公,淳于将军变阵了。”

    急忙抬头去看,果见许都军阵形变动。原来突出于大阵之前的那一个小阵已经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