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这些将军平时没有兵权,只是在需要时,由最高统帅给他战时任命,由枢密院和兵部(兵曹从事和枢密司的中央加强版)负责将军队、装备和粮草调动到位。曹军的训练是有固定的《操典》的,任何一支军队的训练标准都一样,这样就不会就将不知兵的情况发生。而将军指挥校尉,校尉则是固定的,也就没有兵不知将的情况产生,从而保证了军队指挥的通畅。
至于将军前面的前缀名称,则由中央自行授予,只是四征、四镇这样的将军官职只能临时授予统帅一方军队的将领,战后随即撤销。而大将军更是属于荣誉军职,是授予那些劳苦功高的将领的,并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大将军也并非不能统兵出战,在张辽的设想中,若战争时需要大将军统兵出战,那必须是局部大战或国战一级的战争才行,而这个大将军也就是类似于战场上的协调指挥者。
这样一来,让张辽头昏的将军、校尉、都尉等时大时小的情况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解决,只要这样的军职被大众接受之后,百姓也不会闻官职而不知所以然了。
但是军官和士兵在外形上的区分张辽同样也要解决,后世的军队用的是军衔,张辽也干脆的照搬过来。^^首发君子堂^^士兵在军服和甲胄上用白色的横条以数量表示区分,列兵到一等兵分别是一到四条横杠。军士则用横条组成的箭头的数量来区分,但军士长则换成一颗银色的三角星,这是表明军士长将步入军队的中坚体系。队率、屯长、军候用银色的四角菱星来区分,司马、校尉则用金色的四角菱星区别。这样在军中,即使是新兵,只要他接受过简单的教育,就能够立刻的分别出军中的等级制度。
对于将军一级,张辽还是照搬了金色的五角星作为将军的衔级标志。中郎将为一颗五角星,将军是两颗将星,大将军则是三颗将星。其中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在临时任命四征、四镇将军的时候,将在将星后面分别缀上虎和熊的图案,四征将军缀虎、四镇将军缀熊。
这些是基本的军衔识别标志,若是战时,那军服和甲胄上就是这种简单的图案,但是此时的军人或者应该说是军官的地位并不低,他们也需要一些出席高等级场合的服饰,就是张辽自己也有着私人的铠甲。在这一点上,张辽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朝会上可以着甲,用皮甲就行,宴会上就需要改成礼服,或者说是军礼服。
张辽从军士开始,规定军士级的军官在甲胄的两个肩部缀上青色的饰带,队率到校尉则用朱红色的饰带,中郎将以上则用紫色的饰带。若是有皇族子弟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