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汽车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章节目录 第三十章 人员招聘的危机(求收藏、推荐)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萧太一来说,1984年的农历春节是忙碌、愉快、轻松的。但春节一过,萧太一就马不停蹄的开始忙碌起来了。

    根据萧太一的建议,新公司暂时命名为江洲市迅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公司的签约仪式与成立大会准备于农历正月十五举行。

    在这之前,有几件关键的事必须得萧太一去完成。

    第一是工商登记注册的事。这事办理的非常顺利。在机工部、发改委的关照下,江洲市的各个部门为他开了一路绿灯,第一天办理了名称预核准,在工行开了企业专用户。燕汽及凯越投资的1500万投资款第二天就打了过来。在燕汽及凯越投资的投资款到位后,萧太一用了两天将所有的工商登记注册手续全部办理完成。这个公司终于算是从法律层面成立了。

    第二个问题是人员招聘事项。这几天他一直处于一种忙碌状态,对人员招聘的事一直没怎么过问,也不知道包玉刚那边开展的怎么样了。

    鉴于资金到位情况完全超乎预期,萧太一已经不满足于最初设想的那种小打小闹的想法了。他准备复产与扩产并行,在组织减震器复产的同时,对减震器厂进行产能扩张,争取将减震器厂的产能由现在的年产90万支,扩张到年产1000万支。

    这种产能扩张所带来的人力需求是巨大的。先不说远的,至少在投资签约仪式与公司成立大会前,怎么也得把保证现有产能生产的人员招齐。总不能一个盛大的签约仪式与公司成立大会就孤零零的股东几个,连个观众都没有吧。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却偏偏出了大问题。

    初八那天一大早,还没等萧太一去找他,包玉刚就跑上了门来。

    大江摩托车厂减震器厂重组对厂里20000名职工家属来说,是一件大事与大新闻,听说甚至惊动了中央,连中央也来人了。虽然凯越投资有限公司是个什么样的企业大江人不清楚,但燕京汽车总厂这可是个庞然大物。对燕汽与大江摩托车厂的合作,说起这个事,大江人都有种自豪感。

    当然在这个重组事件中,最受益的人还是萧太一。

    对很多大江人来说,萧太一身份标签更多的是自家书记的儿子,而不是独立的萧太一。

    而这次减震器厂的重组,萧太一的名字与燕京汽车总厂、大江摩托车厂、燕京凯越投资有限公司并列,并且是新成立的公司最大的股东。最开始,厂里的很多人还在奇怪,这萧太一是谁。也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大家才明白:哦,原来是他,曾经以西南省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