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太一抬起头,目光有神的盯着青衣僧人。
青衣僧人粗看时年约六十,但细看时你又觉得可能只有四十,再看时,可能觉得会有百岁。一头短发有些发白,两道凤眉下,那双眼睛深邃的如同包含了整个宇宙世界的秘密。
后世宣传画中释善大师活生生的出现的萧太一的面前。
“请问大师,何为执着?何谓解脱?”萧太一问道。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老僧语,转身向庙内行去,“施主旦且随我来。”
萧太一随着释善大师行入佛堂,按释善大师状盘膝在其对面坐下。
佛堂长宽约三丈,有些年久失修。门柱上,有些烤漆已开始剥落,木质墙窗上,有些地方已被白蚁腐朽,出现了些暗孔。不过整个佛堂打扫的非常干净,不染片尘。佛堂正中,供了一尊菩萨,这尊菩萨也怪,整个面目是一片空白,无鼻无眼无嘴无唇。
这大概就是释善大师所尊的众生佛了。
从后世的宣传来看,这位大师真真切切倡导众生皆佛,所以不拜如来拜众生,所拜之佛就被称为众生佛。
咄——咄——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在声声木鱼敲击声中,释善大师开始念起金刚经来,“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木鱼声及释善大师的禅唱声中,萧太不由自主的跟着吟唱起来。
“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萧太一心头一片宁静。
何为执着?何为解脱?
脑海中,前世、今生,如同电影片段般纷至沓来。既有他自己的,也有被他夺舍的萧太一的;既有前世少年成名、挥毫泼墨、潇洒不羁时刻,也有前世落魄流落街头举目无助的时刻;也有他在狂风中向老天呐喊“我永不屈服”的片断,也有前任紧缩在人后悚然看着父亲被人于高台批斗的场景,也有前任于油灯下刻苦学习、发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