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汽车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章节目录 第十三章 父与子的对话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巨大的浪费;另一方面毫无激励作用,效率低下。如果国家继续延用这种资源分配机制,这实现工业化,那基本等于做梦。相对于产权所有制而言,资源分配机制的改革可能更能为人所接受。我认为在资源分配机制方面,国家会分两步走。”

    “两步走?怎么个两步走法,你继续说下去。”对资源配置机制方面,萧山也向有思考,资源配置机制,当今世界不外采用了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

    “我认为,在从计划向市场分配的转轨过程中,国家会先采用市场与计划并行的方式,实行计划+市场两套并行的资源分配方式,并逐步减少计划量,最终形成以市场分配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的资源配置机制。”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让人瞠目结舌的经济奇迹。各种对这种经济奇迹的研究文献可谓是汗牛充栋。前世的萧太一虽然不是研究经济的,但对这种书籍还是看了几本,对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主要改革方向与步骤,是深有了解的。萧太一并不认为自己这个穿越的小蝴蝶可以影响这种大势。

    “这倒有可能。”萧太一的说法比较符合萧山的判断,“从中央这些年推出的经济政策来看,是比较谨慎的,但总体来说是一步一步的扩大企业的经营权、逐步让企业自己去找市场、开拓市场,这是大方向。不过这种趋势还需政策上的明确支持。”

    “爸,你看今年不是十二届三中全会嘛。按我们国家的惯例,三中全会都是比较重要的大会,很多改革政策都是在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对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性,前世的各种文献都有阐述,其所出台的《**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可以说整整影响了未来中国三十年。有了这个文件,中国的资源配置方式开始交给市场,这才有了私有产权、私有经济产生、发展的土壤。

    作为党内的中高级官员,萧山是有阅读内参的资格的。现在党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呼声很高,对沿海出现的私营经济争论很大,但来自高层的主流意见还是要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今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写进会议决定,已是基本确定了的,但对私营经济,到底是支持鼓励,还是打压撤消,整个党内还是处于一片疑虑中。想到这,萧山觉得有必要听听自己儿子对产权改革的看法。

    “把你对产权改革的看法说一说,这个东西现在争议明面上无人说,但暗地里争议较大。”

    “产权改革,说白了就是是否允许私人产权的存在。从这两年沿海经济带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