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汽车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章节目录 第十三章 父与子的对话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那侃侃而谈,真没想到,自己儿子已成长到了这种地步。

    “牛牛,既然你说苏联那一套行不通,那么你是不是认为中央会搞西方经济体制那一套?”萧山决定再考考自己儿子。

    “一步过渡到西方经济体制不太现实,这不但中国广大老百姓适应不了,就是中央领导可能自己内心也接受不了,毕竟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体制在国内那是深入人心的。我认为中央会分多步走,一步步的来,走一步看一步,先让老百姓享受到这种体制改革的红利,积累到足够的改革共识与动力后,才开展下一步的改革。我认为这种改革工作会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管理体制或是资源配置机制方面,二是产权所有制方面。”

    “继续说下去。”对自家儿子,萧山现在已不仅仅是欣慰,甚至是欣赏了。

    “资源配置机制方面,我认为中央很快就会对现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着手进行改革。”萧太一一面说,一面回忆前世中国大陆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在萧太一的前世,1984年年底,**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自此以后,后世为人所知的双轨制得以建立,一部分商品的生产、销售仍执行计划指令,但另一部商品的生产、销售由企业自行做主。

    但在这种双轨制下,由于计划内与计划外产品之间存在的巨大利差,在中国形成了大量的利用特权批条子把计划内物资倒买到市场上以赚取巨额利差的倒爷,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89年11月9日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逐步解决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问题,变“双轨”为“单轨”’,即“双轨合一”,确立了市场导向的新的价格改革思路,双轨制基本被取消,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为主的资源分配机制。

    到得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得以完全建立;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奋斗目标的关键之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爸,我们现在所采用的资源配置机制,所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你应该比我还清楚,一方面这生产与需求之间严重脱节,计划跟实际不符,造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