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萧父、萧母回到家的时候,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了。萧父、萧母一夜未睡,又为了减震器厂的事上下奔波了一整天,进门时,两人满脸的疲惫。
减震器厂职工安置的事,从上午十一点一直讨论到下午三点,好不容易将那二百号人安排好了。不想派出所的人得到了风声,找上门来,说是为首的人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要抓起来。这哪得行,萧山与李家顺一阵好说歹说,终于把派出所的人给稳住了。
叫李家顺厂长在那盯着,免得派出所的人趁厂里人不注意把人给抓走了,萧山又马不停蹄赶到市委。
出了这么大的事,当然得给市委的领导汇报,萧父赶到市委后,把减震器厂的事给方国伟书记进行了汇报。方国传书记对这事非常重视,对厂党委、厂领导班子的处理也较为满意,指示不得追究任何人的责任。拿着这个批示,萧山又立马赶回厂里,总算是把派出所那帮人给打发回去了。
等这一通事办完,回到家时,已是华灯初上,万家灯火的时候了。
萧太一早早的做好了晚餐,萧父萧母一日劳顿,用过晚餐后,一家人早早就去休息了。
萧太一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在萧太一印象中,80年代的中国大陆,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对大部分的企业来说,那是一个最幸福的时代,企业处于绝对的卖方市场,完全是只愁生产不愁卖。国企的危机是出现在80年代末,而非80年代中期。但从现在情况来看,其实国企的危机至80年中期就已经开始了,到得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国企改革时,那时的国企已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
今天的减震器厂员工游行对萧太一的冲击非常大,想想十年后,遍布全国大江南北的下岗潮,他心头不寒而栗。
在萧太一的印象中,是没有什么大江摩托厂或是带大江这个品牌的摩托车的。很显然,在滚滚市场化的浪潮中,大江摩托车厂也未经受起这股市场化的冲击,倒在了这股市场化的历史大浪中。
按大江摩托车厂现在的趋势,要不了十年,不,也许能再撑个五年就算是天幸了。再有个两三年,下岗的、上街游行的,那就不再是两百而可能是两千、上万的了。
而未来的游行,也不可能再象今天那么的有秩序与文质斌斌了,那时的萧父与李家顺厂长也再无法把这游行的队伍劝阻下来。
我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问题。
初到20世纪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