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太一将李佳佳送回家,本想继续送到医院的,但李佳佳担心他大病初愈,身体吃不消,硬是将他撵了回家。
回家的时候,萧太一本来已做好了被自家极品老妈严刑拷打、老实交待的准备,不想进入一看,萧母一个人神色严峻的做在沙发上,见他进门,只是看了他一眼,就再没理他了。
看来惹事了,老妈发彪不可怕,最怕的是老妈不发彪。
“妈,别生气,儿子绝对完完全全,毫不保留的老实交待。”萧太一赶快表明态度。
“噗嗤,你这个小滑头,妈哪会为你和佳佳的事生气。你把佳佳追上了,妈高兴还来不及,哪会生气。这不是为了减震器厂的事嘛。减震器厂的倪厂长及你李叔来了,正在书房与你爸说事呢。”萧母见儿子做出一幅不安神态,开心一笑,“来,过来,给妈好好讲讲,你这脑瓜子怎么终于开窃了,不声不响就把佳佳给追上了。”
见老妈不是为这事生气,萧太一心头一颗大石终于落地,赶紧顺溜的坐到老妈跟前,把追上佳佳的事前前后后给老妈讲了一翻。
“不错,追女孩子嘛,就得要这种直奔主题、直击中心的势头,一下突破那张薄纸。”听得儿子追上佳佳的经过,萧母是眉开眼笑。
萧太一与老妈寒暄了一大阵子,书房中的萧父、李家顺厂长及减震器厂的倪发科厂长还在议事。萧太一有些好奇了,“减震器厂出了什么大事,需要议这么久。”
“你——”萧母真是无语了,自家这儿子够宅的,减震器厂的事,这大江摩托厂两万职工哪个不知道,就自家儿子还不知道。
说起来,这以前的萧太一还真是个纯正的技术宅,每天过着两点式的生活:家、试验室,除了摩托车厂发动机的研发外,那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这减震器厂的什么事,他还真没听说过。
见此情形,萧母不得不为他讲解一翻这减震器厂的事。
当年的中国,是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社会,一切都是计划经济。在建厂的时候,基本不考虑什么经济规律、分工合作、物流配套的事。不管工厂大小,都是尽可能的追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大江摩托车厂也不例外。
大江摩托车除了有一二三个总装厂外,还有个车架制造厂、发动机制造厂、减震器厂,机修厂等四个配套厂,摩托车制造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都有自给的能力。
大江减震品厂建于80年,是引进的美国生产技术与设备,主要生产筒式双筒摩托车用液压减震器,技术能力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