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更浓了。
上手之后,李阳更可以确定,这不是什么清仿,是真正正宗的哥窑瓷器,之所以被当成了清仿,和这上面残留的一些现隐法痕迹有关。
这件瓷器,被人用现隐法掩饰过后来被人去除了掩饰。
可惜去除的方法不正确,上面残留了很多痕迹,以至于被人当成了清仿,残留的那些部分,确实带有一点清仿的特征。
还有这店老板水平也有限,若是白铭,毛老或者马老师那样的一流专家,看到这件瓷器的话肯定会有所怀疑,从而继续鉴定,绝对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毕竟这上面的现隐法毕竟已经被破坏了想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不难。
这个时候,李阳对大家把昆明和云南称为聚宝盆也开始有些认同。
这里的确是个没有被开发的处女地,或者说是没有被一流专家们开发的处女地,有一些极其隐藏的宝贝存在。
“这个多产钱?”
mō了一会,李阳抬起头,微笑对那店主问道,店主稍稍一愣,脸上又带着点犹豫。
这件水盂其实是他的镇店之宝,平时吸引人用的,所以李阳一开始看中这件东西的时候,他才会有那样的表现。
不过对他们这种小店来说,并没什么非卖品之说,价格只要合适,他们肯定会卖。
“老板,您眼力真好,我也不瞒您,这是我们店里最好的宝贝,您要是想要,最少也要这个数!”
店老板想了一会,才伸出一个手来,把五个手指头在李阳的面前晃了晃。
“五十百?”
李阳轻声反问了一句,店老板没吭声,静静的站在那里,这的确是他心目中的价格。
五十万,一件好点的清仿哥窑的确值这个价,目前清仿的哥窑瓷器的价值也不低,这主要还要归功于乾隆皇帝。
乾隆喜爱收藏,特别喜欢哥窑瓷器,尤爱哥窑瓷器那种开片的样子,对哥窑的,金丝铁线,更是赞不绝口。
因为他的喜爱,景德镇就特意烧制了一批仿哥窑瓷器,这些瓷器做的都很不错,价值自然也不低,目前的市场价在二十万到上百万之间。
眼下这件,就是被当成了这类仿制的哥窑瓷器。
见李阳低头,那店主也不说话,这宝贝卖不卖他本身就有些犹豫,不过五十万的价格确实不低,这只是件很普通的水盂。
水盂,又称水注,也叫砚滴,是给砚池添水的文房用具,有文房第五宝的美称。
水盂是实用器,同时也是观赏器,瓷器,木器,玉器都有,文人雅士们总喜欢把自己使用的东西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