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状,短而粗,发色深沉,晕散,给人以朦胧的感觉。
瓶身画青花瑞兽和多孔洞石,另画树枝、小草,画风苍劲有力,洒脱豪放,小草画法呈鱼鳞片状,这种书法民间和古玩行业称之为“鱼鳞草”或“竹编草”,这是清朝秋草的典型画法,瓶口饰蕉叶纹,笔法简练,与肩部留白形成了呼应,貌似随意,其实极具匠心。
此类的瓷瓶,身体太长,容易显得呆板,但实际却没有这种感觉,这主要靠口部、肩部的变化,使原本单一的造型生动起来。
筒瓶,据说“筒”与“统”音同,而“统”是任庆时“大清天下一统”之意,故又称“一统瓶”,另有“象腿瓶”之称。
此类瓶在市场有着许多的仿制品,瓶的外形与真品相去甚远,束颈不够,造成口径太张扬的效果,也缺乏溜肩的美感。这一形状的缺陷,表明伪造者对古代艺术品的造型美学缺乏理解,在最重要的部位做工马虎,失去了筒瓶标志性的美感点。
当然短颈溜肩本来就难仿造,熟悉、掌握古代艺术品的造型法则,对鉴定真伪十分重要。仿品釉面含青太多,青花发色太深,不纯,纹饰线条生硬,特别是中间火焰线条滞涩,不流畅,怪兽身体着色没有变化,线条拘谨,重则拖沓,轻则无力,底部弦纹太明显,不柔和,虽然糙底旧气很重,但生硬,不如真品之呈糯米状。
皱着眉头认真端详了半刻,方慕天摇了摇头,确定了心中的猜想,这青花洞石瑞兽圆直筒瓶并不是嘉庆年间的,它给人没有嘉庆年间圆直筒瓶的韵味,反而有呈现出乾隆时期,瓷器的那一种雍容华贵、玲珑精致的风格。
要知道,乾隆时期的瓷器,在工艺技巧上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造型上,也是别出心裁,在华夏历史上,占据着极重的地位。
这时,灵的声音在方慕天脑海里响起,道:“主人,这青花洞石瑞兽圆直瓶,如果是真品,那么它不是嘉庆年间筒瓶,而是乾隆年间的,不过,这只瓶,它不是真品,是现代仿制品。”
“什么?”方慕天惊出声来,他也看出了这是乾隆年间应有的这一点,但是他却万万没想到,这青花洞石瑞兽圆直瓶是现代仿制的。
“天哥,你怎么了?”方慕天突兀的一声惊呼,让胖子他们错愕不已。
“没什么。”方慕天摇了摇头,眼睛却死死的盯着那只瓷瓶,他实在是想不通,无论从那个方面来看,他都觉得这是真品,不应该是一件现代仿制品啊。
然而,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脑海里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