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生我材必有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六五章 寒假生活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局长请示过,得到了免予征税的特别优惠,有个在财政局的丈母娘做靠山就是这点好啊。

    至于划入基金会的12万,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还真是笔巨款啊,虽说有不少同学的家长都是老板老总之流,家财几百上千万也不在少数,但那毕竟是家长的钱,与自己无关。现在可不一样了,这笔钱要由我们这些家长眼中的小孩子决定其最终用途,想着就让他们有些激动,一时间各式各样、花样百出的点子都出来了。其中最让我们鄙视的是,居然有人提议让贫困家庭也去新马泰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多美妙。妈妈的,这小子将来肯家是当官的料,这种昧着良心的话都说得出口。现在有些下岗家庭都已经到了去菜场捡菜叶的地步了(这点绝对真实,并无半点夸张成份),但那些高官大员们出国观光的雅兴却丝毫未改,某地的政府官员还有过在澳门赌场召开全市政府财政会议的让人齿冷的黑色笑话(详见2005年八月份相关报道),真不知这些人的钱是从哪来的,所谓的监督又在什么地方。

    最后,经过同学们的热烈讨论,由我拍板(我是主席我最大),决定将其中的6万元购买年货,用于慰问贫困及下岗家庭。另外6万作为助学款,用于资助那些由于家庭困难而无力上学的学生。

    六万元年货我们是采用实物券的形式发放,每张券里含30斤大米一袋,色拉油二瓶、水果一箱和其他一些年货,价值也就在一百元左右,拿了券之后可以到指定的几家超市的其中任何一家领货,认票不认人。六百张票由我们分发三百张,另外三百张则由民政局协同各个街道居委会分发。本来我是不想作宣传的,因为我的口号是:“无偿、公益、不公开”。以前最烦的就是某些电视里的新闻人物,拿着公家的钱做人情,后来还跟着个摄像机和话筒,非要被施舍的对象作出感恩戴德的表示才心满意足。但没办法啊,我们现在毕竟还是挂靠在民政局下面的一个民间公益团体,有些事还需要通过他们出面,也就让他们也借此机会作作宣传吧,以后再有活动的话也就好办事了,反正只要不公开分助家庭的名单就行。再说这种宣传对我而言无疑也是有利无弊的,一美遮百丑,万一以后我和众多女友的绯闻穿帮,应该也不会被人说太多闲话的吧。

    至于另外六万元的助学金,也是由民政局给我们提供需要受助的学生名单,我们再发动同学及居委会的人员进行实地核实,既然连希望工程这样的国家机构都会作假,那么某些学校或村委会开具的学生困难证明书我们也有理由不予采信。这些日子,二当家、大头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