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州的两份调兵的命令,但这就三支强悍的之兵这么屹立在人们的视线中,也绝对是震撼人心的举动。
而在狄知逊听到武媚娘尽然阻止了李恪发出了两份像幽州和同州调兵的调令,他就对眼前这个不到十八岁的王妃能够这样的魄力和决断力感到吃惊。试想,平常的王府王妃或者将来家眷,谁还敢做出这样的举动?再说谁有这样能力阻止李恪下的命令?但眼前这个不到十八岁的王妃做到了,这个来到太原李恪身边还不到两个月的女人她做到了!
“狄刺史,现在该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劝劝殿下呢?”阿史那云焦急的向狄知逊问道。
“王妃,现在只能去请卫国公,他跟殿下是莫逆之交,只有他才能劝说殿下!”狄知逊微一思索,便想到了在陆军学院指教的李靖。
“那现在就下令去请卫国公!”阿史那云急切的说道。
“云姐姐放心,媚娘现在就去!”武媚娘主动请缨道。
“媚娘,你要亲自去?”长孙冰凝吃惊道。
“媚娘知道事情的始末,可以在路上告诉卫国公,好让他心里有个底,这门口的鹰卫和城外的三万骑兵必须要尽快撤走,不然太原百姓要是知道朔方打了败仗,死了十二万将士,会产生骚动,会让他抓住把柄!”武媚娘分析道,他话中的人自然是指长孙无忌,因为在这个时候,想要缓解朝廷的压力或者是减缓对李承乾和李绩斥责和惩罚就必须要转移视线,而太原便是他们最好的转移视线的话题。
聪明!果然是政治嗅觉灵敏啊!狄知逊看了一眼武媚娘,心里震惊不已。
“那妹妹就赶紧去!”阿史那云说道,“妹妹路上小心点啊!”
“姐姐放心!”武媚娘说话之际人已经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当武媚娘找到李靖,将事情的始末告诉他时,李靖也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李绩会这么不堪,会上了吐谷浑的诱敌之计,让自己身陷吐蕃的包围圈,在没有粮草辎重的情况下败北,损失了十二万大军。
李靖一边向北王府而来,一边在脑海中思量李绩是怎么中计的!通过武媚娘的简单叙述,李靖觉得,自大唐跟吐谷浑打第一仗开始,吐谷浑就已经在布局,而李绩就已经进入了局中。吐谷浑是利用了李绩和李恪之间的矛盾关系,利用了李绩和李承乾急于立功为新军正名的迫切要求,设计让陈其和庞孝泰的大军三战三捷,迫使李绩和李承乾妒忌庞孝泰和陈其的功劳,而将他们搁置在北线,自己率军冒进,然后,吐谷浑又用一次败仗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