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就不反对。这样,大唐对吐谷浑作战的将帅人选就这样确定了!
随即,李世民又问道,“那具体该要出兵多少呢?”
“父皇,北府可以调配的铁骑十万,当全归西北行军道大总管调遣。”李恪主动开口道,既然已经答应了李泰和李承乾,他也就大方的说出了这个数字。
这是十万精骑是给李承乾的,但也有给李泰的五万。因为,庞孝泰只要打了胜仗,这功劳也有李承乾和李绩的一份,他们也没有必要舍不得不给庞孝泰,反而借此机会消耗一下北府精骑倒是很可取。再者,李恪安排庞孝泰为先锋大将军,目的也在这里,庞孝泰作为先锋大将军,他跟突厥的第一战对整个战局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北府精兵的天下闻名骑兵,自然会被安排在先锋的位置,也就是庞孝泰的手中,这也算是兑现了李恪给李泰的诺言。李恪这一步棋走了个一举两得,而对李承乾和李泰都是有利,故而他认为李承乾和李泰都不反对。
“皇上,朔方有十三万大军,新军十万那,北府精骑十万,大唐一共出兵三十三万,足以跟吐谷浑一战了!要是兵马再多,朔方道路难行难以大规模运送粮草,会造成大军缺粮的情况!”侯君集作为兵部尚,对这个问题分析的很清楚,便向李世民谏言道。
“恩,文本,这次的粮草和辎重就由你连同户部一起负责!”李世民对岑文本的能力很信任,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这是因为在大唐和突厥的大战中,岑文本和房玄龄就具体负责大军的粮草,李世民对岑文本的能力看重。而上次的岑文本职位低下,才挂了房玄龄的名,现在岑文本作为吏部尚,自然有能力一人负责。
“微臣领命!”岑文本躬身答道。
问题解决了,两仪殿的气氛活跃了很多!这次商议的结果双双都满意,显然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