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1691-1700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谋型军官,善于谋划、组织,而当时的民军,只能到处流窜,基本无组织,有组织打无组织,一打一个准。

    凭借着突出的工作成绩,陈奇瑜获得了崇祯的赏识,从给洪总督打工,变成洪总督给他打工。

    对于领导的提拔,陈奇瑜是很感动的,也很卖力,准备收拾烂摊子。

    这是一个涉及五个省,几十万人的烂摊子,基本上,已经算是烂到底了,没法收拾。

    陈奇瑜到任后,第一个命令,是开会。

    各省的总督、总兵,反正是头衔上带个总字的,都叫来了。

    然后就是分配任务,你去哪里,打谁,他去哪里,打谁,打好了,如何如何,打不好,如何如何,一五一十都讲明白,完事了,散会。

    散会后,就开打。

    崇祯七年(1634)二月,陈奇瑜上任,干了四个月,打了二十三仗。

    全部获胜。

    陈奇瑜以无与伦比组织和策划能力告诉我们,所谓胜利,是可以算出来的。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孙子兵法

    陈总督最让人惊讶的地方,倒不是他打了多少胜仗,而在于,他打这些胜仗的目的。

    打多少仗,杀多少人,都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再打一仗,把所有人都杀光。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他必须把所有的首领和民军,都赶到一个地方,并在那里,把他们全都送进地府。

    他选中的这个地方,叫做车厢峡。

    车厢峡位于陕西南部,长几十里,据说原先曾被当作栈道,地势极为险要。

    所谓险要,不是易守难攻,而是易攻难守。

    此地被群山环绕,通道极其狭窄,据说站在两边的悬崖上,往下扔石头,一扔一个准。

    更要命的是,车厢峡的构造比较简单,只有一个进口,一个出口,没有其他小路,从出口走到进口,要好几天。这就意味着,如果你进了里面,要么回头,要么一条路走到黑,没有中场休息。

    几万民军,就进了这条路。

    这几万民军,是民军的主力,据说里面还有李自成和张献忠。

    为什么走这条路,没有解释,反正进去之后,苦头就大了去了。

    陈奇瑜的部队堵住了后路,还站在两边的悬崖上,往下射箭、扔石头,没事还放把火玩,玩了十几天,彻底玩残了。

    想跑是跑不掉的,想打也打不着,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