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1621-1630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跟崇祯比较类似,也是相当勤政,卖命干没结果。

    这位弘光同志,在史书上,从来就是皇帝的反面教材,吃喝嫖赌无一不精,所以我很奇怪,问:

    “若果真如此,为何这么多年,他都是反面形象?”

    答:

    “因为他是清朝灭掉的。”

    都解开了。

    崇祯很勤政,崇祯并非亡国之君,弘光很昏庸,弘光活该倒霉,几百年来,我们都这样认为。

    但我们之所以一直这样认为,只是因为有人这样告诉我们。

    之所以有人这样告诉我们,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这样认为。

    在那一刻,我脑海中的谜团终于解开,所有看似毫不相关的线索,全都连成了一线。

    崇祯不该死,因为他是被李自成灭掉的,所以李自成在清朝所修明史里面的分类,是流寇。

    而我依稀记得,清军入关时,他们的口号并非建立大清,而是为崇祯报仇,所以崇祯应该是正义的。

    弘光之所以该死,因为他是被清军灭掉的,大清王朝所剿灭的对象,必须邪恶,所以,弘光应该是邪恶的。

    在百花缭乱的历史评论背后,还是只有两字——利益。

    但凡能争取大明百姓支持的,都要利用,但凡是大清除掉的,都是敌人。只为了同一个目的——维护大清利益,稳固大清统治。

    掌握这把钥匙,就能解开袁崇焕事件的所有疑团。

    其实袁崇焕之所以成为几百年都在风口浪尖上转悠,只是因为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

    由于清军入关时,打出了替崇祯皇帝报仇的口号,所以清朝对这位皇帝的被害,曾表示极度的同情,对邪恶的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则表示极度的唾弃(具体表现,可参阅明史流寇传)。

    因此,对于崇祯皇帝,清朝的评价相当之高,后来顺治还跑到崇祯坟上哭了一场,据说还叫了几声大哥,且每次都以兄弟相称,很够哥们,但到康乾时期,日子过安稳了,发现不对劲了。

    因为崇祯说到底,也是大明公司的最后一任董事长,说崇祯如何好,如何死得憋屈,说到最后,就会出现一个悖论:

    既然崇祯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接受大清的统治呢?

    所以要搞点绯闻丑闻之类的玩意,把人搞臭才行。

    但要直接泼污水,是不行的,毕竟夸也夸了,哭也哭了,连兄弟都认了,转头再来这么一出,太没水准。

    要解决这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