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1201-1210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枪,务必死守。

    而在东面,明军并无大量军队,所以小西行长大胆做出判断:明军不会在东城发动猛攻。

    现在只剩下南城和北城了。

    短暂犹豫之后,小西行长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南城广阔,不利用兵,新军(朝鲜军)五千人,驻守南城含毯门。”

    “余部主力防守北城!”

    我相信,在这一瞬间,他脑海中闪过的,是一天前的那一幕。

    “剩余部队为预备队,由我亲自统领!”

    至此,小西行长部署完毕。

    从明军的动向和驻扎看,东面应无敌军,南面必有佯攻,而主攻方向一定是西北两城,我相信,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只要打退明军总攻,固守待援,胜利必定属于我们!

    此时,在城外的明军大营,李如松终于说出了他隐藏已久的进攻计划:

    “我军的主攻方向,是西城。”

    攻城明军共计四万五千余人,具体部署如下:

    “左军指挥杨元,率军一万人,攻击西城小西门。

    “中军指挥李如柏,率军一万人,攻击西城大西门。”

    “右军指挥张世爵,率军一万人,攻击西北七星门。”

    “以上三万人,为我军攻击主力。”

    第二个被部署的地区,是北城。

    “南军(即戚家军)指挥吴惟忠,率军三千人,攻击北城牡丹台!”

    平时开会时,李如松说话基本上是独角戏,他说,别人听,然而就在此时,一个人打断了他的话:

    “此攻城部署,在下认为不妥。”

    打断他的人,叫做查大受。

    查大受,铁岭人,李成梁家丁出身,时任副总兵。

    作为李成梁的得力部将,查大受身经百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且与李成梁感情深厚,凭着这层关系,他还是敢说两句话的:

    “我军驻扎于西城,已有两日,日军可能已判断出我军主攻方向,如在西城加强防守,我军恐难攻克。”

    “此外,南军虽为我军主力,但北城地势太高,仰攻十分不利,难以破城。”

    明朝那些事儿6[1208]

    要说还是查大受有面子,李如松竟然没吭声,听他把话说完了。

    当然,面子也就到此为止,李司令把手一挥,大喝一声:

    “这些事不用你理,只管听命!”

    接下来是东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