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0871-0880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执着的人,又从中央要了一个观察敌情的名义,硬是赖着不走。他要留在这里,等待张经的失误。

    而不久之后,他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时的浙江沿海,倭寇气焰已经十分嚣张,有两万余人盘踞于此,根本不把明军放在眼里。张经也并非等闲之辈,他四处调兵,积极部署数月之久,却迟迟不动兵。

    ==============================================================

    《明朝那些事儿》当时明月/著

    明朝那些事儿4第十二章东南的奇才(2)

    赵文华反复催促,张经依然纹丝不动。

    而张总督之所以有如此举动,和他之前的一段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嘉靖十六年(1537),总督两广军务、兵部侍郎张经,奉命去平定广西断藤峡叛乱,在长期艰苦的山区作战中,他养成了稳重进兵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在这次战争中,他还发现了一个十分可怕而特别的战斗群体——狼土兵。

    狼土兵以少数民族为主,大都不习文化,好勇斗狠,战斗力十分彪悍,当年曾让张经吃尽了苦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到了浙江之后,张经才发现,那些被朝中大臣轻视,所谓乌合之众的倭寇,却是一帮前所未见的强敌。

    在皇帝同志专心修道,大臣们专心斗争的时候,日本正处于极度混乱的战国时期,全国分成三四十个诸侯国,你打我,我打你,打赢的自然风光,打输的就只能跑路。日本就那么大,土地又不多,还时常喷火山乱,实在不是个人呆的地方。于是众多讨生活的倭人就不远万里,为了日本人民的致富事业跑到了中国。

    这帮倭人不请自来,而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故文言有云:

    倭人为寇,是为倭寇。

    但恶劣的品行并不能否定他们的战斗力,且不说这帮人的武艺和战术水平,单说人家冒着掉进海里喂鱼的危险,跑上千里路来抢劫,就能充分说明他们的犯罪决心和毅力。

    而与倭寇相比,张总督手下的大都是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带的兵,他们当兵是为了混碗饭吃,就算不当兵还能种田,犯不着去拼命。

    于是张经决定,调狼土兵进入浙江,抗击倭寇。

    这个决定为他赢得了暂时的胜利,却永远地送了他的命。

    张经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费尽心力调兵遣将的时候,赵文华已经设计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