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那些事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0571-0580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571]

    他没有满足于目前的业绩,谦虚地认为还需要不断地进步,为了更好地确定自己的权威,他决定寻找第二个重点打击的目标。不久后,他找到了。

    这次被盯上的人叫做杨晔。他本人虽然只是个小官,名气不大,却也不是等闲之辈,他的曾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杨”中的杨荣。由于在家惹了麻烦,他和他的父亲杨泰一同来到京城暂住。

    对汪直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这一次,他准备彻底解决问题。

    当然,他不会想到,这件事情中最终也解决了他自己。

    汪直派人逮捕了杨晔和他的父亲杨泰,关进了大牢。

    在牢里,汪直耍起了流氓。他下达命令,给杨晔表演了东厂乐队的拿手节目“弹琵琶”。

    所谓“弹琵琶”,并不是演奏音乐,而是一种独特的行为艺术。具体说来,是用利刃去剃人的肋骨,据说行刑之时痛苦万分,足可以让你后悔生出来。这一招当年开国时老朱也没想出来,是东厂的独立发明创造。

    可怜杨晔先生,足足被弹了三次,体力不支,竟然就死在了监狱里。

    汪直却并不肯善罢甘休,一定要把事情做绝,他接着安插罪名,判处杨晔的父亲杨泰死刑,斩首。

    此时的西厂也已经嚣张到了顶点,比如杨晔的叔父杨仕伟,时任兵部主事(正处级),西厂没有办理任何法律手续,逮捕证也没一张,就跑到他家里去抓人,半夜三更,搞得鸡飞狗跳,住在旁边的翰林侍讲陈音听见动静,十分恼火,拿出官老爷的派头,隔着墙大喝一声:

    “你们这样胡作非为,不怕王法吗?!”

    可对面的西厂特务倒颇有点幽默感,也隔墙答了一句:

    “你又是什么人,不怕西厂吗?!”

    事情闹大了,汪直却满不在乎,毕竟杨晔本人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可后来事情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

    他没有想到,虽然杨荣已经死去多年,但威信很高,是文官集团的楷模,他的子孙出了事,大臣们怎肯甘休!

    [572]

    第一个作出反应的是内阁首辅商辂,他派人查明了杨晔的冤情,召集内阁开会,痛斥汪直的罪行,并写了一封奏折给朱见深,要求废除西厂,罢免汪直,其中有一句非常厉害的话:

    “不驱逐汪直,天下迟早大乱!”

    朱见深发怒了,他虽然脾气温和,看到这句话也气得不行,大叫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