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
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
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彊兵;
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
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
齐有三驺子。其前驺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
孟子。
其次驺衍,后孟子。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
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
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於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
并世盛衰,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先
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
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为儒者所谓中
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
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
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
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术皆此类也。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
六亲之施,始也滥耳。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
是以驺子重於齐。適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適赵,平原君侧行撇席。
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作主运。
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於齐梁同乎哉!故武王以仁义
伐纣而王,伯夷饿不食周粟;卫灵公问陈,而孔子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