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史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平准书第八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各自巿,相与争,物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

    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

    各以其物贵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

    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

    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故抑天下物,名曰“平

    准”。天子以为然,许之。於是天子北至朔方,东到太山,巡海上,并北边以归。

    所过赏赐,用帛百馀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

    弘羊又请令吏得入粟补官,及罪人赎罪。令民能入粟甘泉各有差,以复终身,

    不告缗。他郡各输急处,而诸农各致粟,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

    甘泉仓满。边馀穀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於是弘羊赐爵左

    庶长,黄金再百斤焉。

    是岁小旱,上令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

    市列肆,贩物求利。亨弘羊,天乃雨。”

    太史公曰: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从来久远,自

    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记云。故书道唐虞之际,诗述殷周之世,安宁则长庠序,

    先本绌末,以礼义防于利;事变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

    一文,终始之变也。禹贡九州,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汤武承

    弊易变,使民不倦,各兢兢所以为治,而稍陵迟衰微。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

    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

    彊君。自是以后,天下争於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

    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彊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

    而灭世。以至於秦,卒并海内。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

    或布,或刀,或龟贝。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

    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於是外攘夷狄,内兴功业,海内之士力耕不足粮饟,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