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束脩,自然会有秀才来到树屋教书。
众人的眼睛不由的一滞,脸上流露出震惊之色。他们也没有想到老太公竟然会如此的霸道,不留情面,直接和儒生翻脸。
要知道,在他们的心中,书生都是高高在上的贵族。
每一位书生,都异常的受人尊重。
别说和他们翻脸,就算说话声高了,也会被认为失礼,是要受到惩戒的。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老太爷竟然如此的不留情面。
虽然心中还是感觉有着淡淡的不妥,但是老太公的霸气,以及书生的狼狈。
他们眼睛中都流露解气的神色,而且心中好似有一个巨大的枷锁,被重重的打碎。
原来,儒生也不是那么高高在上。
“对!”
“老太公说的对!”
“我等可以多出束脩,请一个更好的先生。”
“没错!”
“没错!”
“听说隔壁村的李先生,性子好,学问也好。。。”
“城东的董先生也是不错。”
“董先生年岁有些大了。。。城北的王先生可以的!”
马三第一个站起来响应,大声的说道。
“你。。。”
身穿儒服的年轻后生眼睛中流露出震怒之色,用手指着马三,想要说点什么,但最后,却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
正如马三所说,书生不事生产。
有功名在身的还好,可以到官府领取奉银,落地的秀才,没有功名的,只能靠着抄书,给有钱人家做西席勉强糊口。
只要村人出足够的束脩,完全可以去别的地方聘请先生。
想到这里,他眼中的惶恐之色,更浓。
百姓看着儒生眼睛里的仓皇,心中的畏惧之情尽去,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言语虽然还是十分克制,但是却已经没有多少尊重可言。
“你们!”
“你们!”
“你们!”
后生看着众人轻飘好似观察货物的眼神,心中不由的大怒,洁白的手指不停的颤抖,但是任凭他巧舌如簧,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作答。
更不知为何,他的心中竟然除了生气之外,还有着一丝说不出的恐惧。
百姓好似心中的枷锁,被人重重的砸碎。
从百姓的眼神中,他能感觉到,书生士族对百姓的威慑之力大大的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