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坐在胡凳之上,稚嫩的小脸皱作一团。好似白玉的手指轻轻的敲打着桌面,他的思路不停的发散。
手中的毛笔好似无意识般在草稿纸上留下一个个文字。
“乐天知命,故不忧。”
顺天道之常数,知性命之始终,任自然之理,故不忧也。
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孔子学,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
随着思路的理清,极乐童子的眼睛慢慢的亮了起来。
他抓住了一点灵光,绝对从孔丘的“三知”进行破题。
孔子在即的最后一章里,孔子提出人要“三知”,即“知命”“知礼”“知言”,可谓是人生至理名言。
从学习的三个阶段开始,以要达到“三知”的境界终篇,是大有深意的。实际是讲述人生在道德知识与品行全面成长的整个过程。学习是起步阶段,是人生提升自己的唯一手段,当然这种学习包括读书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学习。学习的最后境界便是“知命”“知礼”“知言”,而“知命”排在第一位。
极乐童子以此破题,暗合圣人之言,中规中矩,就算在苛刻的考官也不能提出质疑。只要润色得当,定然能够写出一篇繁花锦绣。
但正因为是圣人之言,故而此立意并不算新颖,很难出彩。
最多只能算是中上。
一丝丝文气升腾,在空中凝聚成云锦。
不论是监考的李子轩,还是其他儒生都下意识的抬头,锦绣文章!
锦绣文章是文气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但是算不得极好。
不过极乐童子年幼,见识最是浅薄,能够写出这样的锦绣文章已经很是不易。
安乐先生已经是耳顺之年,早就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故而他对命运的体悟最深。
眼睛中时不时有精光射出,他只是稍微思索一会,就从桌案上拿起毛笔,笔尖划破纸张,发出唰唰之音。
更在雪白的纸张上留下一个个好似繁花的文字。
“物之大者无若天地,然而亦有所尽也。天之大,阴阳尽之矣。地之大,刚柔尽之矣。阴阳尽而四时成焉,刚柔尽而四维成焉。夫四时四维者,天地至大之谓也,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