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她便干脆停下来休息。
每一阶石阶虽然宽敞,但却有一定的厚度,两百多阶加在一起就显得稍稍有点陡,往下望下去还真有种令人微微晕眩的感觉。夕和赶紧转回了身,看向前方,晕眩感就消失了。她站在原地喘着气,看到这些石阶上似乎还刻着什么文字,便蹲下身仔细看了看。
原来是些经文,每一阶都有,只是经过风吹雨打和人们的踩踏已经变得模糊,看不太出来了。也不知是谁刻的,足足刻了一千阶,这毅力还真是让人敬佩得很。
休息好了,夕和就继续往上走,好不容易终于到了寺门口。门口有一大块空地,空地的最左边有一棵松树,松树的树冠很大,树干也很粗壮,粗略估计需要三到四个人才环抱得过来,少说也有几百年了。树枝上垂挂着许许多多的黄色丝带,微风一扬,徐徐飘起,煞是好看。
守门的僧人见有施主过来了便迎上来,而夕和回头一看,殷夫人她们还在半中间的位置,便索性就站在门口问那僧人那些树上的黄丝带是做什么用的。
“施主是第一次来寺里吧?那棵树叫长青,蔽寺建立的时候它就已经存在了。上面挂着的黄丝带叫舍愿,每个施主都可以向寺里捐出一文钱换取一条舍愿。舍愿的存在是给施主们赎罪用的。”
“赎罪?”夕和有些意外,她还以为是许愿用的呢。
“世间无圣人,人人都会犯大大小小的错误,犯了错心里就会产生愧疚之心。有的人无视愧疚之心,也有的人会被愧疚之心所折磨,夜不能寐。将心中之愧或是将心中之悔告诉舍愿,再将舍愿挂在长青上,风雨雷电就会把这些情绪带走,还人一片宁静。”
原来是这样,夕和了然地点点头。
等殷夫人她们终于到了山顶之后,夕和才和她们一起进了寒山寺的大门。寒山寺虽然建在山顶,但却出乎意料的大,光是佛殿就有三座,还有藏书阁钟楼鼓楼厢房花园等。从正门进去先是一个宽阔的庭院,庭院中间一条道直达第一座佛殿,两旁是寺僧做早课和打坐的偏室。
道路两旁整整齐齐地放了两列大水缸,大概有十只,左边的五只里养着睡莲,但因为快要入冬,只有几片浮叶,右边的五只则养着鲤鱼,一静一动,很有意思,仔细一琢磨又带着些禅味。
由于要在寺里住两夜,殷夫人便让庄嬷嬷去找方丈。在庭院里等了一会儿后,一名僧人随庄嬷嬷一道回来了。
僧人大约而立之年,身着灰色的僧衣,面带笑意,左手十指合拢立于胸前,右边的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