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之众,倒好像是给人家北军当陪衬的。要再不扳回一城,就不说右将军了,你我的脸面往哪搁?”
一说起这个,帐中武们也确实有些汗颜。你说在洛阳的时候,说得难听点啊,朱广就是右将军的一个打手。
这也才,半年不到?
人家救出天子,护从北上,拜将封侯,又统率北军西征,咱们南军主力还没到呢,人家就已经把长安料理得差不多了。连韩遂马腾这两路反贼也招了安,听他命令行事。
这是只靠“运气”二字能够解释的?
何伯求倒不这么想:“北军进展神速,一是因为他们进军路线的问题,一路上除了渡河就没什么险阻;二是因为,北军兵力虽不比南军,但都是幽冀的百战精锐。而我们南军大部分是义勇,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丢脸的。”
帐中武们窃窃私语,听何颙这么一说,倒也有理。
袁公路眼见风头不对,又开始人身攻击:“你当然这么想,你跟朱广什么关系?当初在函谷关前你不是说了么?如果朱广成功,你乐见其成。”
感受到同僚们异样的目光,何颙有些不自在。
正当此时,有人喊了一声“右将军到”,众人起身,帐中立时安静下来。
袁绍看起来心情不错,进来之后一路点头,直至高位坐下。宽袖一甩:“如何,是攻是围,诸公可商量妥了?”
“我等大多赞同强攻,何颙主张围困。”袁术抢道。
何伯求看他一眼,没有争辩。
袁绍清了清嗓子,朗声笑道:“依我看,还是围困的好。函谷关一役,我们折损了不少人马,曹孙两位将军的部队死伤也惨重。士卒有什么罪过?就因为为将者一念之差,就得白白搭上性命?董卓已是冢中枯骨,就不必强攻了。”
袁术顿时有种被出卖的感觉。
他跟袁绍虽然谈不上兄弟情深,但到底都是袁氏子弟,这种时候他自然是支持这个庶出的兄长。可我这儿正替你打铺垫,好先入长安让你作大司马骠骑将军,封万活。你这……
袁本初的话说得光鲜漂亮,谁也没法反驳,既然右将军已经作了决定。那咱们也不用多说了,执行。
又商议了一些细节问题,一众武拜辞出帐。只袁术曹操荀攸何颙四人留了下来。
袁绍沉默了片刻,忽道:“伯求,大军从豫州出发已经月余,军中粮食物资怕是不济,早前我已经催过黄司徒,按说该到了。你去看看?”
何颙一愣,随即长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