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烽烟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111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

    袁本初一天之内,将幕府中所有位置填了一半,云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有心抗暴的少壮官员,决心与董卓摊牌。

    一时之间,声势浩大。

    他自然不会忘记劳苦功高的小伙伴朱广,在出任右将军当天,就想上奏保荐他为“执金吾”,但这事被荀攸拦了下来。

    荀公达对朱广没有偏见,相反的,还挺欣赏这幽州小将。但朱广在作杂号校尉之前,不过是大司马刘虞幕下的一个小小从事。之前王允就已经推荐过一次,被朝廷断然否决。

    袁绍从其言,改荐同样出身名门,且平黄巾之乱有大功的曹操。

    果然,何太后一接到他的上表,立即“曰可”。

    袁绍大受鼓舞,又推荐了何颙等人来填补“西园校尉”的空缺,再荐赋闲在家的王允为“司隶校尉”,朝廷无有不从。

    至于朱广,则从“摧锋校尉”改成了“骁骑校尉”,虽然还是个“杂号校尉”,但朝廷总算明确了其秩禄与西园视同仁,亦即“比两千石”级别。

    这边“抗暴救亡”风风火火,那边西凉军却没有了动静,董卓再没有出过军营半步。

    这让袁绍很不安,董仲颖之前是“前将军”,与名将皇甫嵩各带步骑两万平西凉之乱。后来灵帝任他为并州牧,让他将军队交给皇甫嵩,但是董卓拒绝了,而且带着军队到了河东。

    他终究带了多少军队到河东,又带了多少军队到洛阳,没有人知道。现在,他隐忍不发,莫不是在等西凉军驰援?

    九月底,在与荀攸等人商议之后,袁绍奏请朝廷召时任“车骑将军”的皇甫嵩引军回洛,诛杀董卓。

    但这一回,非止何太后,连他叔叔袁太傅也没有同意。

    首先,皇甫嵩率大军镇守关中,防备韩遂马腾,保护园陵,是万万不可轻动的。

    其次,十常侍之乱刚刚平定,天子即位日浅,就又要闹出这么大的“丑闻”么?黄巾作乱各地暴动二张举逆洛阳宫变……朝廷的威信就快扫荡殆尽了,既然你已经作了右将军,控制了西园新军,又有曹操袁术朱广分统兵马,足以抗衡董卓,那就给大汉遮遮羞。

    董卓之事,不要闹得太大,你们不是早有谋划么?按原定计划行事。

    终于,终于,少壮派们的聚会不再气氛压抑,不再愁云惨淡。

    袁绍在家中设下丰富的酒席,款待同道中人。袁术曹操荀攸何颙朱广,全部出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