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车,钧宇还是走路上班。车主要是逸凡和几个经理跑业务和接待客户用。
公司买车后对外招聘司机。钧宇和逸凡一起面试了几个前来应征的司机。逸凡没料到钧宇最后会决定录用驾龄最短经验最少的赵晴川。赵晴川比他和钧宇还年轻。逸凡问钧宇为什么,钧宇说,“给年轻人一个机会吧。我们不也年轻嘛。”
95年春天的时候,钧宇回上海已经半年了。他第一次回到了附中,见到以前的班主任张老师。张老师很惊讶他从美国大学毕业后竟然回到了中国。后来听说他刚刚开了公司,才说,“哦,原来你是要回国创业啊!”两人说到以前(5)班的同学都去了哪里,张老师第一个就说方馨彤和李海涛上了北大。
“他们在一起吗?”钧宇问。
“没有。”张老师答,“李海涛毕业回上海了,去年底还回过一次学校呢。听他说方馨彤毕业后好像出国了。”
自己回国了,她却出国了。钧宇心下暗然。“去哪里了?”
“不知道。他们俩虽然都去了北大,但好像在北大没什么交往。她的情况,李海涛也不太清楚。”
钧宇太想知道她什么消息了,任何消息。他现在几乎希望她和李海涛有交往。
跟张老师聊了一会儿,到最后要走的时候,张老师突然说,“你留个联系地址吧。”
钧宇说好,就在纸上写了地址电话,并告诉张老师自己会一直呆在上海,有时间就会回学校来看看。
“你上次去美国,都没有给学校留个地址。后来方馨彤来问,发现学校没有,当场都快哭出来了。你们高中不是关系还不错吗?你怎么都没有给她留个通讯地址?”
钧宇如遭雷击。她来学校问他地址?“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高考后两三个星期。大概7月底吧。她来学校问我,我才知道你已经去了美国。好像她头一天去你家找你,才发现你去美国了。”
钧宇呆呆地坐着。他不能思考。她七月底去他家找他,然后来学校问他地址!
“哦,后来,又过了两三个月,大概九十月吧,反正我记得那时她已经在北大了。她又打电话来。说高考后好像听你说要去斯坦福大学。可现在开学了,斯坦福说没有你这个学生,今年的新生连姓萧的都没有。她说她可能把大学听错了,想再问问你最近有没有联系学校留下地址。我说还是没有啊。”
张老师停了一下,接着往下说,“那时她的失望真的是沿着电话线都传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