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瘦西湖,本身绝美的景色,却因为季节不对,所以也就没有办法欣赏。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杭州的生意还算可人——因为靠海的关系,这里是大明朝和外界沟通的一个桥梁。一些蓝眼睛红头发,高鼻子的外国人经常出入。
厉风找到的那一颗避水珠,就是出自这些胡人之手。虽然发现了宝贝,给了赵僖,赵僖也要给厉风一些赏赐,但厉风却什么也没有要。
因为赵僖本身的友谊,就足够了。从小混迹街头的厉风,社会经验丰富,自然之道如何为自己获得更大的好处。在杭州的短短几日里,厉风都在街面上晃悠。他将杭州的各种物价,大大小小的,林林种种的,都在心中进行了一番比较和归纳。
杨州的繁华程度不如杭州。
杭州的治安却不如杨州。
这些日子里,厉风带着满满的收获,小的眉毛都弯了。还有什么是比现在的情况更好的呢?多好的一个地方,多大的一块肥肉啊,要是斧头帮发展到了这里,那么……光是想着,厉风似乎就已经看到了数不尽的钱。
厉风在杭州的日子里,当然不单单是考察市场。
要知道厉风这个家伙,可不算是什么好人。所以这些日子里,杭州城是小贼不断,有一-一-本-读-小-说-些大户人家都遭了秧,而那些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胡人,就更倒霉了。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地方,简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好的一些受了点儿伤,一些倒霉的,干脆就被弄死,沉进了西湖当中。
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带来的却是大量的金银。赵僖看着那些珠宝,极为满意的将厉风夸奖了一顿,而后就对蹲守杭州的那些高手开始训斥了起来。
“看看,看看。你们和我厉风兄弟都一样是高手。你们在杭州经营了这么长的时间,竟然还不如厉风兄弟数日的收成……”一群高手腹诽不已,心说那是什么手段?敲闷棍,打劫,勒索,这是他们身为高手,应该干的么?
但他们却说不出口,更不敢反嘴,只能够唯唯诺诺的,哈着腰,老实的听人教训。
谁让赵僖是主子,他们是奴才呢?
“以后,我不管你们是用什么办法弄银子,手段什么的无所谓,现在王府缺的,就是银子。”赵僖用这句话做了总结陈词。
然后第二天一行人终于出发了。
厉风患得患失的买了一大堆的萝卜,心说咱也没去过北方,听说北方到了冬天就只有豆芽菜,吃的人脸都和豆芽一个色儿,小爷才不会受那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