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随着这一过程不断重复,魔方如水银般化开,裂解成了无数个纳米级别的微小机械,然后再飞快重组,不过眨眼工夫,魔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三十公分高的机器人。
机器人一个筋斗从桌上跳下,跑出房间,很快,厨房里响起了冰箱开关门的声音。接着,这台小机器人举着一听灌装啤酒飞奔回陈新所在的房间,在接近电脑桌的时候顺着抽屉一路借力,三两下就爬了上去,把啤酒递到陈新面前,用生硬的合成电子音说道:“老规矩,啤酒归你,罐头归我。”
陈新对着机器人幽蓝的电子眼笑了笑,打开罐头道:“干杯!”
………………
钢镚喜欢吃金属制品,刚跟陈新那几天,它把家里的菜刀、铝锅、高压锅以及喝完啤酒剩下的易拉罐全吃了个干净,甚至连陈新兜里的硬币都不肯放过。
后来陈新发现,这家伙最喜欢吃一块钱的硬币,05版的一元硬币材质为钢芯镀镍,用钢镚的话说,这玩意尝起来外焦里嫩,酥脆爽口,最合它的胃口。
于是陈新也懒得给它起名了,直接叫它钢镚。
钢镚不傻,当然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听名字,可多次抗议无效后,它也只好偃旗息鼓了,谁叫陈新是它的主人兼衣食父母呢。
钢镚现在每天至少要吃十公斤以上的金属,铜、铁、镍、钴、锡、铅,啥都能吃,还好它不挑食,以陈新的身家勉强还撑得住。不然如果专吃金银之类的贵重金属,把陈新卖了也不够它吃的。
养了钢镚半个多月,陈新发现,尽管每天钢镚要消耗数倍于它的体积重量的金属,可它的身材却没有丝毫走样,也不知道这些东西都被它消化到哪里去了,问它,它自己也说不清楚。
至于钢镚的来历,还得从陈新的家庭说起。
陈新出身于书香门第,爷爷是大学教授,解放前留过洋,后来回国,在华东某大学任教,嗡嗡嗡时被打上了反gm的标签,因为脾气又臭又硬,每次批斗都被当成典型来抓,结果没挺过那十年,70年就丢下陈新父亲走了。
陈新的外公同样不简单,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师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在地质领域颇有建树。
陈新的父亲陈建林八十年代初参加高考,进入江城大学地球化学系学习,本科毕业后便报了陈新外公的研究生,这才与陈新母亲靳可竹相识相知相恋。
两人从事的都是地质相关专业,毕业后均留校任教,后来又加入了中国南极科考队,曾多次参加南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