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
要说她每天都接触外星遗产,倒一点都不假。这几年来,陆续打捞上来的星舟遗产从宝贵得不能再宝贵,连当值的研究人员要做一个不是很过分的实验都得打好几份报告斟酌一番才行的顶级保密资产。慢慢的变成了研究人员们随时可以敲敲打打的东西。
一开始很多热血沸腾的研究员们发誓要全力破译外星人的技术,至少绝对不能落在美国后面,不过日复一日的毫无结果,严重打击了科研人员的信心。
面对着那些外星铁疙瘩,就仿佛是在嘲笑他们是没有进化完全的猿人,抓着空难的黑盒子叽叽喳喳个没完:
——很硬,很有技术含量。但其他?没了!
所以,哪怕是理智冷静的林云少校在内心的深处,还是在无奈中有那么一点点冀望,期待这位叫艾莉的女孩真的能够开启那些该死的外星遗产。
尽管这个可能性,在她眼里无限的趋向于零。
红岸基地是地下长城的一个节点。一行人跟着林云少校通过灯火通明又漫长的巨大隧道,隧道内每隔一段距离,就有荷枪实弹,身姿如标枪挺拔的特种军人守卫。来到一个半封闭式的区域后,李谱看见前方有一扇比银行金库还厚,高约一丈的合金大门。
林云少校过去刷一下身份卡,按了几个数字组合,接着用眼睛对着监测空一照。合金大门轰然打开。
“这是a3保密区。”林云少校介绍道:“大约一半的星舟遗产存放在这个区域内。”
打捞的星舟遗产主要分四类:第一类是星舟本体的残骸,这是体积最巨大的一类,也很难从失事地点运送到内陆进行研究,事实上很大一部分的残骸仍然留在海中。第二类是外星人的尸骸,留下的尸骸并不多,因为生物病菌等可能出现的原因更是保持极严格的隔离制度。第三是可初步辨认的遗产,比如中美两国都打捞到过一些外星的战斗武器,初步判断星舟在坠毁前应该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
最后一类,也就是第四型遗产。是明显存在技术,但无法破译和开启的遗产。比如在a3区内存放,疑似星际货物的箱子和损坏的机器单元。
a3区内,除了林云少校口中的研究组长丁仪教授等少数几人外,还有三名军方的代表。
“弗兰克先生,你好。我是程世涛,红岸基地的最高负责人。你在酒泉基地给予我国的帮助我都看到了,超音速轨道弹的技术听说你给了很大的帮助,你可以算是中国的老朋友了!咱们红岸基地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等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