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系统之文明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章节目录 第一二三章 产业结构调整(4)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可以说是此次华夏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第三产业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服务行业,基本上囊括了除工农业以外的所有产业和服务。

    如果说第一产业是基础,第二产业是主导的话,那么第三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则代表着“趋势”和“未来”,目前,第三产业已成为世界生产体系中比重远超工农业比重之和的重要部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和稳定。

    可以认为,一个国家国力的强盛和兴衰,很大程度上在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上能直观地表现出来,比如诗书璀璨的唐宋,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大明等等,历史上,只有在盛世,才能出现科技、文化、商业等行业极度繁重,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这也就是经常所说的“仓廪足而知礼仪”、“物质决定精神”的直接体现,虽然这些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道理的。

    而华夏一直以来,第三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滞后和落后的,这不仅仅是历史和国情的原因,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涉及到了政府、制度、法治、财税、市场以及教育、文化、科技等各个部门和国民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

    此次华夏对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首先则是对于政府职能、理念以及作用等方面的调整,这一方面可以说华夏在前期已经基本完成了吏治整顿和对于政府部门职能等发面的改革,此次则是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服务理念、市场作用等方面的转变。

    以往华夏的各级地方政府可以说在地方经济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很多地方为了政绩,为了追求财政收入和短期的gdp增长。通过盲目地扭曲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降低税收、长期优惠外资等等措施,特别是太依赖于土地、房地产等行业。导致经济发展和结构畸形,内外资待遇不公等现象。

    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地方政府相互仿效,导致产业结构雷同,相同产品供给过剩等现象,而各地又为了保证本地经济的增长,相互挤兑,排斥优势互补,严重影响和限制了地域差异性分工和社会服务产业的发展。

    此次调整则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单纯以gdp增长作为政府考核的制度。重新制定了一个涉及经济、教育、文化、社会服务、公众满意度等社会综合指数的考核制度,并逐渐淡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朝着法制型和服务型政府转变。

    其次,则是针对市场作用的转变和市场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方面,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