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23对46条染色体,每一对染色体都呈双螺旋结构,所有的基因都分布在染色体上,从而决定了人体所有的性状。
而电子身份认证系统中,被电击的人将会直接生成第47个,即第24号染色体,此染色体并非成对出现,呈单螺旋结构,具有微智能功能,生成之时便会直接通过无线网络与“天庭”计算机绑定,读取公民的个人信息,将全部信息以“基因”的形式分布在单螺旋结构的染色体上。
同时采用如同“癌细胞扩散感染”的模式,24小时之后将会分布于人体手、脚、脊椎、头部的骨骼和细胞中,通过神经系统与初始的微智能染色体组成简单的电子网络,以便能随时更新相关信息。
而初始的微智能染色体则位于人体大脑的重要部位,因此,只要保证人体大脑的存在,身份认证系统就不会丢失,即使脑死亡,身份认证系统仍然能够工作。
而身份认证系统的工作能量则直接使用人体产生的生物能量。
更由于身份认证系统的染色体为单染色体,则不会参与人类的繁殖和遗传,而且工作消耗的生物能极低,绝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的影响,其只是一个简单的身份认证系统。
当然,这些具体的技术和内容,大部分普通的国民并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国家更不可能将此技术公布。
因为这虽然只是一个单纯的身份认证系统,但是其实质却包含了太多的尖端技术,如智能技术,纳米技术,甚至精确的基因技术、神经技术,甚至对癌细胞和大脑都要有深刻的研究和掌握。
这些技术,智能和纳米技术还好说,尤其是后面几种,无论哪一项都是要引起全世界震动的技术,而此时还不是华夏随意公开的时机。
因此,每一个更换了电子身份证的华夏公民,只知道被电击以后手上或相关部位就会被移植一个简单的纳米级的电子原件,以后出行、坐飞机、买火车票、银行存款等等事宜,只需要刷刷手指或手掌,一些残疾人士则可刷被电击的有效部位,甚至刷脸都可以。
而新型的身份识别系统也开始在银行、机场、火车站等各类部门、企业、单位等装备,同时,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开始与资源库中的个人信息、手机账号、银行账号等各种账号进行绑定,尤其是银行中各种匿名账号、错误姓名甚至根本不存在这个姓名的账号全部被核实或清理,一个人在不同的银行,只能对应一个个人账号,绝对不允许代人开户或多开账户。
这些信息和账户的共享和绑定,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