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大地浪费,臣也愿意举荐他入朝为官,除了入丞相府做兵曹,还可另外册封一个武职将领封号。”
田蚡等人都机灵得很,一叠声愿意保举。
刘启微笑着说道:“朕已经让他暂时去少府供职,切历练一番再入兵曹理事吧。至于封赏,他回来之后跟隆虑侯发生争执,闹得十分不堪,朕决定剥夺他一等爵位以示惩戒,就让他还当他的簪袅爵吧。”
群臣此刻,谁还会觉得平常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的区区三等民爵,能跟李瀚这个簪袅爵画上等号?这个称呼后来居然成了大汉朝的特例,只有年少俊才才有幸奉这个称号,也不得不说李瀚又开创了一个先河。
刘彻可没有被杂事岔开注意力,他看大家不说话了,赶紧接着问道:“表哥赶紧讲,让那六个酋长在你封地做什么?”
李瀚说道:“让他们分驻簪袅郡附近的匈奴境内,咱们边境有很多失去家园的贫苦民众,可以进入簪袅郡居住,里面有的是土地山林,官府出钱给他们建筑房屋,发放农具,保证他们的安全,朝廷派驻精锐卫队带领匠人去领地开办工厂。”
“什么工厂?”
“匈奴人最多的土产就是牛羊皮、参茸、羊毛等,缺乏的是盐、茶叶、纺织品,家用铁锅、陶瓮等物,我们可以把簪袅郡经营成汉朝跟匈奴、鲜卑公开和平通商的市场,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吸引的各个邻国都过来交易,我们单是税金就能收入一大笔。
如果开办兵甲厂、羊毛纺织厂、参茸加工厂、牛肉干加工厂、奶制品加工厂、茶砖加工厂之后,用日进斗金来形容簪袅二郡都太轻飘了。”
李瀚这番话说完,再次如同在一潭死水里搅起了龙卷风,汉朝大臣们从来没有人跳出大汉区域,着眼世界去看待过问题,之前也没人能够用苍白的语言打动他们,而现在,面前摆着明晰的地图,李瀚讲的,又都是切实可行,却又触手可及的利益,谁不动心啊。
刘彻突然说道:“对了表哥,你不是说救了一百多名女子吗?怎么没看到带回来,你弄到哪里去了?”
李瀚欣赏的看看刘彻说道:“太子心细如发,真乃我大汉之幸。那些女子,我进关后已经妥善安置,让她们学习羊毛纺织技术,等日后我们去开办加工厂,那可就是现成的成熟工匠。”
程不识作为丞相,当然要考虑的十分周全,他细致的问道:“簪袅爵,你预备在簪袅二郡开办这么多工厂,就不怕匈奴人突然袭击,把我们的工匠跟制造技术掳掠走吗?他们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