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冷冷的说道:“以丞相的意思,年纪小就是百无一用,年龄大才能担当重任。那是不是说以后朝廷论功行赏,先看看参与者谁的胡子长,谁的年纪大呢?上战场的时候,一群白胡子老公公就打得过匈奴铁骑了?”
“这”周亚夫没想到自己对李瀚的评价引起了张方达跟太子的共同反对。他是个强势惯了的人,哪里肯就此软下来,支吾一声就强硬的说道:“太子此言有些挑理了,事不同情不同则理也不同。怎能一概而论?难道太子觉得驸马郎的功劳大得过张主客吗?”
“当然!”这句话不是刘彻回答的,是张方达自己断然说出来的,说完后。他慨然说道:“在座各位都知道,匈奴的大国师乃是我大汉降奴中行说,此人恼恨被派去和亲,在匈奴唆使历代单于与大汉为敌,不遗余力破坏和亲。
我担任送亲正使远赴夷狄,若非皇上暗中派簪袅爵爷混入队伍保护,哪里等得到功成返京,去的路上,在高奴就被中行说勾结反贼把我们尽数杀死了!”
和亲途中的事情,大家都议论纷纷,也都好奇心十足,就连皇帝都被李瀚的蹩脚评书所吸引,可想而知朝臣们的渴望了。
此刻看张方达要开讲,大家都满脸热切的凝神听着,李瀚则趁这个功夫在最后排找个垫子坐下,刘彻当然是跟屁虫一般挨着他坐下了。
“什么?中行说竟敢勾结反贼意图谋害和亲队伍?那你们是如何脱险的?”这一下,周亚夫也变色了。
张方达复述当时的情况,肯定没有李瀚那么多花哨的噱头,他忠实的按照真实情况说了过程,最后说道:“若非簪袅爵爷机智,我们在子午岭道观就万难逃脱,更何况进入高奴城之后,合城官民尽数被贼人掳掠,若非爵爷搭救,又是数千条无辜性命!试问丞相,若您在,您能做到兵不血刃就屈人之兵吗?”
周亚夫暗暗咋舌,之后又不服气的说道:“若真有此事,事关上千条人命,怎么高奴地方官没有上表奏报朝廷呢?”
郅都因为刘荣自尽一案,被太后逼着皇帝发配出京当地方官去了,现在的中尉是建陵侯卫绾,他开口说道:“丞相,这件事发生之后,高奴县令跟张主客均有奏报,但当时为了保证不打草惊蛇,顺利和亲,李瀚建议暂时不公开此事,我们觉得很有道理,就替他们隐瞒下了,您因为一直养病,就没告诉您。”
“这”周亚夫语塞了。
“张公,后来呢?继续讲,让我等听听簪袅爵的威风。”人群里传来一声叫喊,随即众声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