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末英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章节目录 丁卷 第二十章 年夜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们,我们的潜艇训练艇也可以给他们培训潜艇兵,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英国海军的情报。”

    铁皮棺材一向不是提尔皮茨的菜,要不是发展潜艇是各国的趋势,并且这些东西只要两三百万马克,所费极少,海军部是不会研发的。既然中国人有大英的海军情报,那么就可以把这些垃圾卖一些给他们。海军部的态度已明。造船厂那边也没有什么问题。不过这些消息最后回到沪上,再由卜利告诉杨锐的时候。已经变化了不少。

    “亲爱的杨,”卜利笑的很是和蔼,“在我们的努力下,皇帝陛下以及海军部同意了你的要求。不过为了防止敌国获得我们潜艇的情报,我们还有一个极为合理的要求。”

    “要求?甚么要求?只要它合理,那么我想我没有理由拒绝。”杨锐听闻潜艇终于摸上了手,有些兴奋起来。

    “是这样的。因为复兴会并没有安全的港口和工厂,所以购买的潜艇和受训的工人、军官,需要在你占领了一个安全的港口,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占领一个完整的省之后,才能交给你们。在此之前,这些东西不能离开德国。”卜利咬文嚼字的,把外交部附加的条件说的很清楚。

    看到德国人打这种主意,杨锐反驳道:“阁下,按照之前的承诺,没有鱼雷的潜艇是可以的。”

    “可那是一般的潜艇,现在我们说的是帝国海军最新式的潜艇是不允许在你们无法确保他安全的情况下来到远东的。这里到处是英国的间谍,并且,一旦清国政府抗议,在外交上会让我们极为被动。”卜利的口气极为严厉,似乎这一条不可逾越。

    但是杨锐还是争辩道:“在远东德国是有青岛港口的,我希望有一到两艘并不太先进的潜艇可以以青岛为母港,这样它们的安全完全可以保证。”

    杨锐的提议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卜利想过之后还是摇头,“我想青岛远东舰队是不会同意这件事情的,军港无法对军外人员开放。”

    “好吧,我同意这个要求。”杨锐本想在安东那边建一个可供潜艇停靠的船坞,但是想到安东这地方就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建了也是不保险。“但是对此我有一个要求,就是对于潜艇方面的人员,不要限制人数。”

    “这点我同意。只要你们不会因为暴露给我们带来外交压力,同时你们付得起钱。”见到杨锐都同意前面那条‘合理要求’,卜利对他后面的要求答应的很爽快。其实在他看来复兴会是上当了。因为这个要求的本意是为了让复兴会在山东起义,从而变成德国在中国的代理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