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末英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章节目录 第六十八章 国变2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还和复兴军余部搅在一起,是不是可以”孙宝琦听闻东蒙那边有人反对垦殖,出了不少乱子。

    “此事绝不行。”徐世昌经验老到,复兴会已经被认为是被立宪消弭的内乱最好例子,再提出它反叛朝廷绝对不妥。“再说,为防日俄离间蒙古,去年十月军机处就命肃亲王驰往蒙古查办事件。他们这几日就要出发了,此时再提不好。”

    又是一计失败,苦恼间袁世凯倒是因此受了启发,笑起来道:“我想今年来一次大规模的夏,跟铁宝臣(铁良)一起出京校阅,菊人,你看如何?”

    “夏啊。不是秋啊?这好吗?”徐世昌捻着胡子,想了一想才道,北洋成军已有一年。去年就有一个秋,但规模较小,只有两个镇不到的兵力参加,还完全是由日本人指挥下的秋。虽然顺利。但因为底气不足,根本没有请外宾参观。上一次秋完毕,朝堂诸人就有说法,说要再来一次自己人指挥的秋,然后请各国使节来参观,以表我大清之实力。

    “军队打战,哪分什么春夏啊,只要觅得一处人烟少的地方不损庄稼就好了。再说。此次练不光是有北军,南军也来啊。到时候。南北两军一起练会演,也可检验朝廷新军办的如何啊。”袁世凯一说到军事,便一改之前的颓废模样,意气风发起来,手更是和平常一样,东摸摸西捏捏,完全停不下来。

    袁世凯说的有理,徐世昌点点头,道:“那我去和庆王和子玖(瞿鸿机)商议此事,到时候折子一上,好马上就准了。可谁出这个办法呢?。”

    “那好办!一会就打电报给仲远(言敦源),以前在小站那会,他可是你的左右手,对军中诸事都熟悉,由他挑这个头,弄一办法出来,届时庆王和瞿子玖在一旁帮腔,那事起就定了。至于张南皮那边,他早就想和我们北军一较高下了。”袁世凯胸有成竹的道。

    在南北两军夏的折子递上来的时候,仪銮殿这边已经在收拾行囊移居颐和园了,虽然颐和园那边已经有一套家什,但老佛爷的事情向来都讲究,事情不预备妥当了,一旦出了叉子那谁也是担待不起,慈禧在仪銮殿又住了几日,把一些要处理的诸事都处理完了,这才裹挟着光绪帝,坐着三十二个銮舆卫抬的大轿,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紫禁城,往万寿寺而去。这两地相距只有二十里,但队伍排场极大,早晨出门,待到中午才到了万寿寺。

    每次去万佛寺慈禧都必定进寺祭拜歇息,传说这寺内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座佛像,每次慈禧一来,那就是凑成了万佛,故而此处建有行宫,以防慈禧旅途太疲,这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