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深有感触,特别是明白昔日革命为何不成功了。按照我们复兴会这样的发展,囊括天下是易如反掌。只是还有一事不明。”
杨锐笑道,“还请讲。”
“便是这革命方略将是怎样,日后这革命应该怎么发动?如果说在两广起义,那么现在就要开始着手布置了。”谢缵泰看见复兴会的实力如此庞大,顿时对革命深具信心,他现在就在想这复兴会以后起义的事情了。
杨锐听到他说的是“我们复兴会”,心中暗暗一笑,看来加入复兴会之后,这谢缵泰还是比较认同复兴会的,当下便虚虚实实的道:“如果一切顺利,还是长江中下游举义比较好。”
“长江中下游?”
“是的。这是最佳的举义地点。”
“可复兴会的实力都是在东北啊。”
“确实如此。”杨锐心中盘算着,该如何说的好,“不过东北日俄、满清、美国,四家势力交错,东北的能拿下就谢天谢地了。要想入关,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谢缵泰本以为复兴会是想行满人之故技,从关外入关,灭北京,夺天下,到杨锐却把起义最近的发动地点放在了长江中下游。“那为何又一定要在长江中下游呢?若是关外不能,那也可以从两广起事啊,两广之地素来会党众多,要是有人振臂一挥,那么推翻满清事半功倍。”
杨锐摇着头,道,“若是早几十年,如洪秀全那帮倒是可以,广西山多地上,百姓最穷,一旦举义,那么响者如云。不过现在这个时代,中国的前途不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而是在洋人手里,照这种形式。前期某种情况下,中国不统一比统一有利。”
杨锐的观点极为诡异,谢缵泰虽说是自小在西洋成长。但还是不了解杨锐这话是何意,特别是那句“中国不统一比统一有利”让他不安的很,他把杨锐的话翻译给李纪堂和黄世仲听了之后,黄世仲急道:“革命之后,中国必须要统一,不统一我们就是千古罪人。”
他话说的急,幸好有谢缵泰翻译。不然杨锐真的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看着几人疑惑的目光,杨锐感觉还是要和他们把话说清楚些,不然话传出去不好。他清清嗓子说道:“从甲午开始。中国的革命要想成功就少不了洋人的支持,再有能力的革命组织,没有一个自身强大、并且大力支持的列强,那革命就不能成功。即使成功。那国内建设也不能顺利。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虽大,但却虚弱,革命只能依靠洋人才能成功。我们给予洋人特权,洋人则给予我们武器粮饷和外交支持,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