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末英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章节目录 第六十七章 qing楼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鑫本来很紧张的看着杨锐翻看报告的神色,这是他用尽全力做的一件事情,只期望杨锐能说一声好,只不过看到杨锐越翻越是眉头越皱。心里越发失望,好在最后杨锐忽然说了一句“很好!”这又让他欣喜起来。他也没有接过报告,就这么说了起来:“研究是通过三十台相机拍摄来实现的,重点是分析突刺这一动作的情况。研究中把突刺这一动作分解四个部分加以研究:为突刺前预备时的身体姿势、突刺时双脚运动、突刺时枪尖运动、以及突刺身体重心运动。

    李前辈在预备是重心位置相对较高,为0.78米,是其本人身高的46%,其它人的重心高度为本人身高的41-45%。李前辈的身高稍高,并在预备式下肢各关节角度都较大,屈曲程度小,重心高、稳定角角对较小,有利于快速启动

    从突刺时双脚的运动看,李前辈预备时双脚距离为0.60米,结束时未1.01米,前脚位移为0.39米,前脚运动速度为1.39米;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李前辈双脚间距离在开始和结束时都较小,但移动速度最快

    由此分析可以知晓,在突刺准备时,身体重心高度应为身高的45%正负2%,稳定角小于30度,如此有利于快速启动;另外,因为突刺时左脚的移动速度直接影响刺杀动作的速度,所以突刺时左脚的移动要尽可能快,最佳的水平位移在0.4米正负0.02米之间;同时,枪尖的水平位移应在0.9米正负0.05间,即对刺时“有效杀伤距离”约为0.9米-1米”

    张鑫侃侃而谈,越说越是声音越大,杨锐见他如此投入,也没用打断,只是静静的听着他的言语,这算是不错的动作分析报告了,当然还是有些不完全,突刺是重要的,但是之前的三防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不过,不过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待张鑫最好说完,杨锐道:“你是叫”

    “报告长官,我叫张鑫”张鑫答道。

    杨锐笑道,“好,很好,这份报告就留在我这里,我会在仔细的看一遍的。另外,你再按照分析突刺的方法把前面的三防动作也分析一遍,当然,这个要等李老前辈的刺刀术整理出来再研究了。你先去吧。”

    张鑫一个敬礼便转身去了,想着这几日的刺刀拼刺,抓着这份厚厚的动作分析报告,杨锐忽然感觉到很踏实,只觉得心里稳定的很。奶奶的,后世抗战三个中国人战一个日本人,现在我要把他反过来,要三个日本人战一个中国人,让鬼子一听和中**队打白刃战就脚软。

    李存毅的刺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