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的概念,皇宫里殿堂林立,就是隔壁也有前后左右之分,而短短一段距离就会有不少的宫廷侍卫把守,要过几道门也说不定。到时候他不知确切的位置,只是去文武殿,再找的话怕是找不到地。
韩健这时候想,要是现在杨曦能来指路,那就最好不过。但他也知道,现在杨曦即将被封王在,自然也没时间出来见他。
“希望这小子听了我昨天的话,上点心,别总是一副对何事都无所谓的态度。”韩健心里一叹。
随后,韩健跟在众大臣的队伍中,直接去了皇宫正殿。在正殿外,已经被布置好,礼部和九卿的官员已经先一步到来,而此时正殿的宫门尚未打开,应该还在等女皇和两位皇子过来。
韩健刚站定,便又见到一个熟悉而陌生的面孔。这张脸他初来洛阳城时倒不止一次见过,但近来却一直没再见到。
是南齐使节,南朝的“大太监”朱同敬。
此时朱同敬只是一人前来,并未像上次一样带着随从。而他仍旧是一身白衣,手拿一把扇子,看上去文采风流,不过更像个小白脸吃软饭的。
韩健在跟朱同敬有过几次交集之后,也曾特地去调查过此人,据闻此人并没有太深厚的背景,是官宦子弟出身,自小便家道中落。而朱同敬的发迹,完全是因傍上了南齐的太后,之后才逐渐崛起于南齐的朝堂。
南齐的情况,与魏朝很相似,都是上一代的皇帝人到中年便撒手人寰,而膝下子嗣年幼。魏朝皇帝的做法是把皇位传给了长公主,也就是当今女皇。而南齐则不同,南齐上一代皇帝死后直接把皇位传给时年五岁的小皇帝,以皇后为太后来监国,同时安排了几名辅政大臣。这事发生不过是四年前。
南齐如今的小皇帝才九岁,南齐的权力基本分化为两边,一边是太后,一边是辅政大臣,两边对权力各不相让,却也各拿对方没有办法。而朱同敬,就是太后一党中的重要人物,他不但才学样貌出众,懂得讨女人欢心,更重要的是他有才能,能为南齐太后出谋献策。至于朱同敬到底是不是太监,在南齐那边也是众说纷纭。因为南齐太后只能压住南齐朝廷的半壁,因而在南齐境内,关于太后和太后的一些传闻也无法被禁止住。南齐的几名辅政大臣有意贬低南齐太后的形象,而朱同敬也被他们重点抹黑。
此时的朱同敬,好像只是一个普通的观礼者,到了皇宫来也没四下打量,似乎也没注意到韩健的存在。
朱同敬不惹他,韩健也没心情去理会这个会耍阴谋的小白脸。上次朱同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