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的电影。
很多人说,郎-霍华德拍摄的电影主要依靠剧本本身的优势取胜,即便换一个导演,也能拍摄出同样的效果;但苏颉却不这样认为。郎-霍华德的电影总是浸泡在一种压抑深沉的气氛中,叫让一看之下,忍不住被这种怪异的风格吸引。
那是很难形容的一种感觉,有些像克里斯托弗诺兰,却没有那种黑暗的感觉,反而会让人嚼出一种阳光与温暖的味道,而这种味道会在不知不觉中扭转那种压抑深沉的感觉,最后给人带来希望的光明。
这绝非优秀剧本所能带来的感受,而是导演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节奏掌控带来的结果。可以这样么说,同样善于在优秀剧本的基础上发挥,克里斯托弗能够将压抑的黑暗与扭曲演绎到极致,而郎-霍华德却能够在压抑之中给人带来希望。
《美丽心灵》正是郎-霍华德这种别样风格的生动体现。数学家小约翰-纳什发明了博弈理论,但在研究过程中,却饱受精神分裂的折磨;压抑的生活让他分不清虚幻与现实,精神几近崩溃。但他的妻子艾丽西亚却没有放弃,始终在他身边陪伴和帮助他,经过两人十几年的努力,纳什终于战胜了精神分裂,并于1994获得诺贝尔奖。
这本是一个普通的故事,也许它感觉至深,发人深省,也许虚幻与现实的交错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如果没有郎-霍华德的强大的节奏掌控能力,整个电影只会在凌乱的交错中丧失温情,从这个角度来说,拍摄《美丽心灵》要比朱诺的难度更高。
苏颉并不妄自菲薄,但同时也不会自高自傲。他认为自己在最佳导演的评选上落后于朗-霍华德也不是没有理由:单从导演的角度来说,他只是继承一个优秀的剧本,发挥出故事的最大潜力;而郎-霍华德则是控制了一个剧本,在其中添加了强烈的个人风格,正是这种个人风格,让《美丽心灵》这个不错的故事得到了升华。
换用具象的角度阐述:美丽心灵的剧本是九十分,但郎-霍华德拍摄出来,却能达到一百一十分;而朱诺的剧本是一百分,苏颉所拍摄出来的电影也是一百分,但从导演的角度来说,他是输家。
苏颉微微一笑,将那盘旋在脑海里的复杂念头抛出,得奖与否,他虽然在意,但也未必有势在必得的念头,大抵不过是得知我命,失之我幸而已。
“苏,麻烦转过来了,微笑!”
“苏,给所有人留下一张完美的相片!”
耳边尽是记者的声音,有催促、有建议,经过加里-马歇尔的突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