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狂妄和自以为是的毛病,特别是这种年少成名的年轻人,更是刚愎自用。他们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永远以自己为中心看待整个世界。老人几乎百分百肯定,自己的小说如果到了这个年轻人手中,一定会被改编成一部单纯的励志电影。
说实话,这样的改编最符合美国人的价值观。浮躁的社会让人失去了去细细品味情感的意识,却而代之的是希望用一些年代明了的刺激来代替渐进的情感。励志毫无疑问就是这么一种刺激。
一名拳击手从弱小到强大,最后赢得冠军——老人可以想象《ropeburns》被撕扯的破碎的模样,所以他拒绝了legend的请求,尽管他明白,那可能是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最后机会。
本以为一切就此结束,心高气傲的年轻人不会对一个拒绝过自己的人,伸出橄榄枝的,老人甚至认为,那所谓的约见只是一句客道话,他们不会为了一部小说,从纽约来到阿波利斯。
但没想到,那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真的来了。他是如此真实的站在自己面前,尽情的宣扬他的想法。出乎意料,竟与自己的想法是一样的。
一模一样,毫无二致。
杰瑞锁定苏颉的目光,试图从中挑出一些虚伪的痕迹。但最后,他放弃了。那双黑色的眼睛如此明亮,所透露出来的,唯有坦诚而已。
“明天我将出发去洛杉矶,把《ropeburns》带给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先生。我相信他是能够拍出我小说精髓的人。”杰瑞给出了最后的理由,但这更像是一种挣扎。在苏颉的那一番慷概激昂的讲演之后,他已经动摇了,从心到身体,再到灵魂的动摇。
他只能用“早已准备好”这种说辞来抵消心底那妄图答应的渴望。
“我喜欢他的《廊桥遗梦》,他是最适合改编《ropeburns》的人。”
苏颉笑了,在沉默之后,他突然笑出声来。声音里没有埋怨与责难,反而有一种理所当然。
“伊斯特伍德先生确实适合拍摄这部电影,或许——他是最适合的人。”苏颉停了停,继续说,“但我想说的是,我为了改编《ropeburns》准备的最充分的人。”
苏颉从公文包里将早已准备好的剧本取出,捧在手上,就像捧着自己的死亡证明一样虔诚。
“这是我改编的剧本,是从《ropeburns》中截取了《themonkeylook》、《million$$$baby》和《frozenwater》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