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记者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他看过《木乃伊1》,那部电影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不是这一次《朱诺》的巨大话题性,或许在5月的那一天,他将走进放映《木乃伊归来》的放映厅。
事实上,压力无处不在,《朱诺》真正想要取得票房大捷,并不是动动嘴那么简单。那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吉尔突然意识到,战争从这次采访开始,拉开了序幕。
他一个哆嗦,手中的圆珠笔险些掉落。
“你怎么了?”苏颉问,面孔含笑的瞧了一眼玛丽,成功的赢得了女孩的白眼。
吉尔显然没有注意到苏颉的小动作,定了定神,回答:“没什么,我们继续吧,继续吧。”
吉尔继续就上个问题深入发挥:“那面对这样的压力您紧张吗?”
苏颉回答:“当然。在电影票房数字出来之前,我都是紧张的,相信没有导演会不紧张。”苏颉笑着摇了摇头,用一种调侃的语气继续说:“你想想,这可关系到我们的名利。但凡关系到名利的事情,人都会紧张,克制不住的紧张。”
吉尔想到了自己此刻的感受,不正是像这个男孩所说的紧张吗?如果这次采访搞砸了,他将铁定离开《华盛顿邮报》。虽然对新闻业有种种不适应,但吉尔热爱这个行业,将其视之为生命,更不会轻易离开。
年轻的记者陷入沉思,他忘记了正在采访的事情,神情开始飘忽不定。或许他想到了自己以后的生活,那就近是一种怎样姿态。如果没有这次采访,毕竟是一团糟的。或许浪迹在纽约和华盛顿街头的流浪汉就是他的标杆。那群衣衫褴褛,神情萎靡的蹲在角落里的流浪汉就是他之后生命的真实写作。他不想这样!
吉尔回过神来,眼神里先是流露出歉意,紧接着又坚定起来。
“下一个问题?”吉尔问。
“不是到此为止吗?”苏颉似笑非笑的回答。他又一次低头抿了一口咖啡,忽然觉得味道真没有那么糟糕了。
吉尔笑了笑,用一种怪异的声调回答:“继续下去不也是你的愿望吗?我只是如你所愿而已。”
苏颉摆了摆手,歪着脖子瞧了一眼玛丽。曾经的记者眉目含笑,促狭的,就像围观看热闹的群众似得。
“那么继续吧。”苏颉歪着脖子说。
时间继续,采访继续。
吉尔用喘息片刻整理了头脑的思绪,然后提出了下一个问题:“据说您和纽约之星的评委会达成了一个地下协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