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云兴,其余六部的首领心中不由都产生一丝不满。
“走,我们赶紧进城,去看看安抚使大人!”夜长寻能够和八部第一首领夜长空明争暗斗多年,临机应变的能力八人中无出其右者,说罢带头上马向夜莺城而去,云兴等人也纷纷赶上。
秦岭帝国,洛京,文道圣院。
孟弘业站在圣院闻道堂门口,抬头望向南方万象郡方向,眉头紧皱。他是文道圣院这一届的掌院,本人更是圣道考核过的大学士。文道圣院为秦岭帝国圣院之首,力压兵学、法学、礼学和纵横学四圣院,至于其他圣院更是不值一提。文道圣院出过十名圣者,而其余四大圣院仅仅只有三四名圣者,只有一般圣院则是一两名圣者。
圣者是圣道考核后产生的,一个圣院拥有多少圣者就代表着圣院的底蕴,也代表自己圣院学说更加贴近圣道,也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如此良性循环,自然而然圣者多的圣院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
文道圣院就是如此,帝国文官系统中文道圣院出身的官员占据着八成以上,各地士子中也占据着绝对多数,可谓是风光无比一时无两,世人称为文院。
“有文道巨著在万象郡诞生,这是圣道轰鸣贺喜!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文院弟子!还是去碑林看看再作打算。”想着这些,孟弘业朝着圣道碑林的方向而去,脚步轻挪,不见有何动作,身形已经出了闻道堂。
此刻的洛京,如孟弘业一般动作的人还有四大圣院的掌院。
圣道碑林坐落在洛京城外十里的圣道山,山上形成一圈圈的平台,直至山顶。平台上林立着许许多多的石碑,这些石碑不是人工雕琢而成,是圣道造就的。石碑上记载着碑主人得圣道认可的文章诗词和经书,每个石碑的大小颜色和在圣道山所处的高度,都由碑主人得到圣道认可的程度决定。
山顶位置上空落落一片,一座石碑也没有,无人问道圣道巅峰成就至圣。下面一层石台上也没有石碑,这是圣人的位置。第三层树立着三十二座石碑,这是诸圣院圣者的石碑,呈现金色光辉,碑高九丈,上面镌刻着这些圣者的名作。
第四层则是大宗师的位置,有九十九座高六丈淡金色石碑,代表了帝国九十九位圣道大宗师;
第五层是圣道大学士的位置,有三百余座高三丈暗红色石碑,代表着帝国一共三百多名圣道大学士;
第六层是进士石碑林,耸立着一千多做一丈高的红色石碑,这是一千多年来圣道考核得中进士第一名者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