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显得有些枯燥,每天呆在剑上,看看天空,吹吹风;看看大地,吹吹风。
每天都得落地几次,吃饭睡觉,解决生理问题。
然后再上天,吹吹风,看天看地。
据于玄自己说,她也有若干年没回山门了,原来她是在南部诸洲行走历练的,顺便准备去大荒泽看看,不料中途接到陆益的传讯,因此火急火燎地赶往了大方村。
按照于玄的话说,她并非执于速度,也非炼器出身,故而飞剑不快。
但是在雷喜看来,每小时800公里,已经够快了,关键在剑上呆得很舒服,就像头等舱,而且低空没有乱流,高空没有气压,简直是不可思议。
显然道源师叔技不止此,不过她没有再行提速,也许那样,就会让飞行变得不那么平稳。这也是她懂得照顾普通人的地方。
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于玄渐渐认可了雷喜这个师侄。
虽然对他的某些言行仍有反感,不过她心底已经承认了六斋先生的慧眼——这小子果然不是池中之物!
而雷喜也非常欣赏这位师叔。于玄巾帼不让须眉,气度之佳,连一般男人都比不上,她虽谦和平易,行事却果敢有为、当断即断。很多次跟她辩论,雷喜都败下阵来。
她的修养也令雷喜叹为观止,至少此前,他所见过最有风度,最具修养的就是那位冯乘冯步兵了。可是跟她比来,相形见绌。
在这段行程中,除了聊天,雷喜可一点都没闲着。
他向于玄请教各种修炼的问题,对这位修为强大的师叔来说,当然丝毫没有困难——于是雷喜的“碧木淬灵诀”进益如飞。
而其钻研的阵道上,也是有所小成。
除了“传讯符”和“聚灵阵”外,他研究与破解的符箓、阵式已经超过30种,别看起初缓慢,那是打基础,现在恰似如鱼得水,根本不用再多费脑筋。
那块阵盘的材料也给于玄看了,她很是不屑地说,那是块青金石,凡一应仙门,此等材料“俯拾可得”。
雷喜无语,就这种到处捡得到的东西,他都欠下了一个大人情!
可见仙凡之间的差别,用鸿沟已不足以形容了,准确地讲,当是天堑!
飞行了两个多月,便离开了南四洲之一的雄洲,天地豁然开朗,远处便是蔚蓝无垠的大海,时而堡礁,时而岛屿,星罗棋布,不停地出现在雷喜等人的眼前。
初时还觉神异,然而再飞了两个月,雷喜连呕吐的劲头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