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菲尔的所有举动拿去邀功请赏,这完全不合逻辑。”但是“内奸”的话题是杰克逊说起的,公牛队内部的风波由此展开了。
根据前公牛队训练师沙菲尔的回忆,贝尔托中心在1997年以前就变成了一个“分裂的家庭”,所有的人分成两派:杰克逊的人或克劳斯的人。“这不光包括球员和管理人员,所有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归类’。虽然有不少人想要保持中立,就想永久中立国瑞士那样,但来自两边的压力会把你推向其中的一派。”
唯一能做到中立的是老温特,因为他的年龄,他在篮球界半个世纪的资历。温特和克劳斯是30多年的老朋友,他在公牛队的职位也是克劳斯1985年上任后提供的,不过老温特和杰克逊也相处得非常好,因为杰克逊采用了他兜售一生却一直没有成功的“三角战术”。温特成为了杰克逊与克劳斯交流的唯一桥梁。
在队员当中库科奇和替补中锋温宁顿是“内奸”风波的最大嫌疑。这两个外国人,一个是克劳斯用了几年时间挖来的克罗地亚人,另一个是从来都和教练保持距离的保守的加拿大人。库科奇打不上主力,自然和球队的整体战术有关,但温宁顿却发现自己的上场时间在明显减少,而主力中锋朗利身上有伤,他本应该得到更多出场机会。
没有人会傻得承认自己就是“内奸”,杰克逊也没有过多地纠缠在这件事上,因为只有胜利能解决所有的矛盾,而公牛队里有一个人是永远在追求胜利的,不论何时何地。
和他呆在一起,谁也不能松懈下来,不会被杂音分散注意力,他就是乔丹。
二.飞人乔丹的个人习惯
绝大部分人都是从电视和海报上认识乔丹的,绝大部分人也只能从电视和海报上去认识乔丹,但这远远称不上对乔丹的了解。乔丹是个唯胜利主义者,他的字典里永远不能容纳“失败”这两个字。
温特在回忆第一次见到乔丹时,用了“震惊”这个字眼。他说自己在公牛队头几年几乎没有和乔丹说过话,“我只是在一边观察他、琢磨他,我用了两年才习惯和乔丹呆在一起。”杰克逊也承认,1989年他出任公牛主帅时,每次和乔丹谈话都要事先做好准备,这种准备有时让他“感到很紧张”。
乔丹是个很难相处的人,他的好胜心强得让人无法忍受,而他的口才更是身边的人无法逃避的利剑。乔丹经常讥笑那些训练时不够努力的队友,当他的幽默感还不足以刺激队友的神经时,乔丹的话语就会变得越来越难听。老温特说:“这是他生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