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寡妇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寡妇门之避祸 议婚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个“龙凤帖”特别重要,它相当于今天的结婚证书。只有取得了它,才算完成了合婚手续。第四步,称为订亲,过彩礼,双方的亲事以彩礼的形式固定下来,一般到了这个地步,婚姻就不会再发生变故。第五步,称为下通书,男方将婚期、新娘上下轿时辰、禁忌写在红纸折子上,带礼品送到女方家里,新娘到时就按写好的规定行事。

    于、齐两家虽然都见过两个孩子,对彼此的家庭也都满意,但各种仪式还要按规矩举行。“过门户帖”、“相家”、“换小帖”。木英和于五的八字相合,婚事确定下来。最后齐振青和姐姐、姐夫又随媒人到于家定亲,写下了“龙凤帖”,婚礼订在木英满十六岁时再举行。下了聘礼,一切安排就绪,木英的婚事完全确定下来。

    齐振清了却了心事决定返回东北。临行前,于郎中和于五赶来送行,付家安排酒席请来陪客招待于家父子。将要远离女儿,也许会战死沙场,女儿虽说确定了婆家,但日后生活怎样,是很难预料的,会不会受气,会不会受委屈,一切都很难预料。齐振清心里惦记着女儿的将来,心里放不下女儿。酒席宴上他喝多了,拉着于郎中的手说:“亲家,我是个军人,我得先顾国家,顾不上自家了。现在我女儿有了归宿,我就放心了。就是战死沙场,我也没有什麽牵挂了。木英就交给你了。孩子还小,有什麽做不到的地方,你和亲家母一定要多多担待。木英是我的心头肉,别让孩子受屈。”说完竟给于郎中跪了下来。慌得于郎中也赶忙跪下说:“亲家!你放心吧,如果我让孩子受屈,我不得好死。”

    “大喜的日子,不许这样,快起来。”姐夫搀起了两人。

    安顿好木英,齐振清又向姐姐、姐夫千叮咛万嘱咐,留下了不少的钱财给木英做嫁妆,才依依不舍地告别女儿和亲人独自返回东北,从此踏上不归路。

    远离了战火,远离了奔波,远离了鬼子,木英的生活安宁了。与于家订亲的时候,木英还不太明白这是决定她终身的大事,每当遇到父亲和姑姑商量她的婚事,还会像小孩子一样问东问西,充满好奇。几个表嫂经常拿她逗乐取笑,她也会不知害羞地与她们争辩打闹。

    姑姑一家都很疼爱木英,姑姑为了木英的将来考虑,她逼迫她学做针线女工。在几个表嫂的嬉笑宠爱中,木英并未觉得枯燥和乏味,从中找到了女孩家的乐趣。生活真的安宁了,恶梦再也没有打搅过她,梦中虽然多次梦到父亲,但都是亲切安详的样子。

    农村的业余生活是枯燥的,习武成了年轻人农闲时最大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