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的安宁、从容、祥和,以及村民的淳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齐振清产生了一种就此隐居的感觉。如果不是关外还有几百个弟兄盼他早日归去,如果不是小鬼子还在残暴地祸害着关外的百姓,如果不是曾对着妻子的尸体发下报仇的毒誓,如果,如果没有这麽多的如果等待他,浑身疲惫、心灰意冷的齐振清真想在此隐居下来,陪伴女儿在此度过余生。逃避不是办法,他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他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弟兄,对得起死去的妻子,对得起....。
黑暗的、光亮的;沉重的、轻松的;高兴的、悲伤的各种感觉纷纭踏至,齐振青感觉自己一会飞上了天空一会又坠落到地狱,身子也感到忽冷忽热,冷时好像掉进冰窖,热时又象进了蒸笼。天明时,折腾了一宿的齐振清感到浑身象散了架一样,怎麽也爬不起来了。他明白自己病了,而且病的不轻。男主人是个古道热心的老人,他找来本家的侄子,远近闻名于郎中于友德。于友德号了脉,把男主人拉到屋外说:“二叔,这位客人病得不轻。一会半会好不了,您看应该怎麽办?”
“你是大夫,又是咱于家的主事人,你说咋办我听你的。不过,咱于家是懂礼法,见过世面的人,对待客人咱不能失了礼数。”二叔很怕于友德失了礼数。
“二叔,我看此人携枪带刀的,肯定不是普通人,咱可得小心点,回头别再热一身麻烦。”于友德有所顾虑。
“这你放心,我打听过,他是带兵打仗的军官,这次到咱平谷省亲,不会有啥麻烦。再说,即使是土匪,咱也不能怠慢人家。只要咱们好心对人家,咱们就不会吃亏。”二叔善良仁厚,又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
于友德喊来小儿子于五,一起帮助齐振清搬到于家养病。